1月25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只字未提GDP预期增长。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建安最先注意到这个改变。这位已有十多年两会经验的“老兵”在翻看政府工作报告时,下意识地先找GDP预期增长目标,但却没有找到,“这是十几年来第一次”。
往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部分会重点提及新一年的主要任务,按照“惯例”,这一部分的开篇就会指出,新的一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多少。2012年上海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2013年和2014年这一数字是7.5%,今年这个数字没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建议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这个“含糊”表述背后,跟着一连串精准的数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陈建安很快意识到,这是一种“上海态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才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心。而无论是质量、效率,还是结构转型的成果,都很难以GDP的增长率来衡量,因此就不提GDP了。陈建安说,“这些都是未来长远的打算,短期内很难在GDP增长率上反映出来,但长期来看,未来这些质的转变,一定会反映在GDP的增长上。”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授,陈建安忍不住要称赞这种“不提GDP”的做法,“其实很聪明”。他判断,2015年,伴随着上海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上海的GDP增长率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滑,“如果在一开年就把自己卡在一个GDP增长率的指标上,政府会很被动”。
况且,这个指标高一些或是低一些都会引起舆论的广泛争议和讨论。“定低了,会有人说,其他省份都那么高,为什么你上海下滑了;定高了,又给政府自身徒增压力。倒不如不说,给自己一个更大的政策空间。”陈建安说,上海未来的重点在“全球科创中心”,创新力的提升才是重中之重,但创新力的提升并不能马上通过GDP增长来反映。
2014年11月15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就曾提到,上海在五六年前就已经不再考核区县的GDP指标。
2014年1月24日,上海市长杨雄也在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不是太关心GDP,更关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对上海4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记者注)建设的影响,包括服务功能的提升、功能性机构的集聚。”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给GDP松绑是一个喊了多年的口号,但实实在在落实到省一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