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仍有提升空间

   日期:2016-09-18     浏览:1538    评论:0    
核心提示: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一国经济是否具有未来增长性的标志性指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近20年时间,与美国、欧元区、日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一国经济是否具有未来增长性的标志性指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近20年时间,与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是最快的。但同时,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当于美国劳动生产率的7.4%。

  如何看待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但实际水平仍较低的事实?劳动生产率提升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多大?未来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增速快表明我国经济较有活力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国际比较报告引人关注,多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主要经济体。

  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年平均增速为8.6%,大大高于1.3%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美国1.6%的增速。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5—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3%、12%和13.1%,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1996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仅有1535美元,此后逐年稳步提高。2015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提高至7318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将近4倍。

  然而,数据也表明,我国单位劳动产出仍然较低。2015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只有7318美元,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487美元。与美国的98990美元相比,差距更大。

  “我国虽然单位劳动产出水平较低,但增速较快。这也反映出我国经济较有活力,未来增长潜力较大。”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

  “不能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比发达国家高就沾沾自喜,这是由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发展中国家相当于一个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小伙子,个头长得比较快,这很正常。”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快不等于强,目前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比我们要高得多,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靠创新驱动,靠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提升劳动生产率意义重大

  “成绩不讲跑不了,差距不讲永远是差距。”范剑平指出,差距也是潜力,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要保持平稳可持续的增长,关键的着力点是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进一步开发人口质量红利,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2026年,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中国经济要实现中高速增长,就必须面对年轻劳动力减少和劳动力成本调整的挑战。由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转向科技创新的优势,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范剑平认为,如果劳动力价格上升得过快,劳动力技术和素质没能相应的提升,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就会有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年均上涨13.2%,劳动生产率上升11%,工资上涨高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会影响整体经济增长的效率。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劳动生产率增速加快时,经济增速也加快;劳动生产率增速回落时,经济增速亦减缓。

  “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依靠要素高强度投入、产能大规模扩张和消费排浪式递进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越来越走不下去了,只有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才能有效对冲要素成本上升,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为增加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创造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必须把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转变,注意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切实提升劳动生产率,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告诉记者。

  我国劳动生产率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我国劳动生产率仍有提升空间。可以预期,我国劳动生产率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长,提升的空间仍然较大。”——国家统计局报告分析指出。

  范剑平认为,我国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人才红利。从数据看,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步完善,正逐步从以获取知识为主,向强调创新思维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这有利于未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已经并将继续取得明显成效,这有利于持续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黄群慧指出,位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理念,与全要素生产率直接相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新配置社会资源,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效益和资源配置率的提升,是一种重大创新,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国家进行了很多政策调整,进行创新体制的建立。过去研发投入不能计入GDP,地方政府从钢筋、水泥的大量投入中产生GDP增长,现在研发投入计入GDP核算,这项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指挥棒;同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的政策进行优化,使更多的企业研发投入可以享受这个政策,还对前三年的投入进行了追溯抵扣。结构性减税,使有限的减税资源用于企业的研发。”范剑平说。

  范剑平强调,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障碍,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山寨”产品太多,原创的积极性不高。依法治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加强。要通过政策调整,杜绝房地产行业暴利的现象,提升实体经济和科技研发的回报率。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