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重组钒钛资源成争夺焦点

   日期:2008-08-28     浏览:1645    评论:0    

攀钢重组钒钛资源成争夺焦点

 

    关于攀钢重组的消息传得如火如荼,鞍钢、宝钢、武钢先后成为消息的主角。815,攀钢旗下3家上市公司开盘即涨停,显示出了市场对于后市重组的良好预期。而作为央企中产能规模最小的攀钢为何受到了如此多的重视,成为众多企业的“觊觎”之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丰富的钒钛资源。钒钛资源受追捧

 

    “攀钢虽然在央企中产能规模最小,但在国际铁矿石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攀钢拥有的国内20%的铁矿石资源以及钒钛资源非常有吸引力。”著名钢铁专家马忠普说道。

 

    据了解,攀枝花的钛储量达8.7亿吨,占全国的90.5%,占世界的35%;钒的储量达1865万吨,约占全国钒资源储量的63%

 

    钒被称为工业的味精,而钛则有“未来金属”之称,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化工、医学等诸多领域,两者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钒钛工业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钢铁生产是钒的主要应用领域,在钢材中添加钒,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易焊接的特点。在结构钢中加入0.1%的钒,可提高强度10~20%,减轻结构重量15~25%,降低成本8~10%

 

    1997年召开的中国低合金钢会议上,有关专家就明确指出,中国由钢铁大国转向钢铁强国必须要走低()合金钢道路,而低()合金钢的很大一个指标则在于提高钒在钢材中的使用比例。根据发改委2005年底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高强度钢、400MPa以上的螺纹钢筋为鼓励发展类别。建设部、钢协2005年发布的钢铁产品调整规划预计,新三级螺纹钢筋(含钒)产量要逐步达到总量的50%以上。这也意味着对钒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而钛及其合金作为国防、高技术领域和许多重要民用部门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在世界尖端科学发展下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使用钛白粉的多少,被专家喻为该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显然,除铁矿石外,钒钛已经成为生产钢铁高端产品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攀钢会成为众各方争夺的焦点。有助于形成完整产业链

 

    除了丰富的钒钛资源外,攀钢所拥有的钒钛研发技术、规模生产也是其优势之一。钒钛作为钒钛磁铁矿的伴生元素,选矿、冶炼、分离及回收难度大,工艺技术要求高,钒钛行业技术门槛较高。但攀钢一直以来在钒钛业相关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拥有一支专业研发团队。目前,攀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钒制品供应商以及中国最大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同时,攀钢还计划在近期进一步发展氯化钛白、海绵钛及钛材等高端下游产品,使钛产业链趋于完整。

 

    此外,钒钛的高价值、高利润也是其受追逐的原因之一。攀钢集团董事长樊政炜介绍说,钒钛的价值是钢铁的9,钒的毛利是钢铁的5,钛的毛利是钢铁的2.7倍。

 

    2007年攀钢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22亿元,占当年攀钢主营业务收入的6.1%,毛利润约为8.3亿元,资产回报率明显高于钢铁产业,是攀钢的第二大产业。此外,攀钢钒产品国内外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目前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45%,国际市场份额的15%,在国内外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2007,钛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13亿元,占当年攀钢主营业务收入的3.5%,已成为攀钢重要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

 

    “攀钢集团用不到1万吨的钒产量,创造出了和600万吨钢利润相媲美的效益。”攀枝花市市长刘晓华的话表明了钒钛利润相比钢铁之高。

 

    因此,对于宝钢、武钢、鞍钢来说,如果能重组攀钢,就意味着可以掌握国内一半以上的钒钛资源和20%的铁矿资源,从而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规避钒钛价格波动较大带来的风险,形成一条从原料到下游高端品的完整的产业链。钒钛发展前景良好

 

    而钒钛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业内人士追逐攀钢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钒和钛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从国内和国际的形式来看,钒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上升通道之中。近年来,随着全球钢铁工业(尤其是中国钢铁工业)、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钒产品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钒产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主导了世界钒消费的增长,是全球最大的钒产品消费国。实际上,从全球来看,2003年钒的需求量开始超过供给量,消费增速明显快于供给,随后,钒的消费持续快于供给。行业分析师预计到2010,中国钒需求量将达到5万吨以上,年均增长约40%。未来中国将成世界最具潜力的钒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但从供应来看,全球钒加工企业仅有十余家,而且主要集中在5~6家企业,是一个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随着钢铁、化工及其他下游行业钒产品消费快速提升,全球钒产品供给趋紧。

 

    近年来,钛在建筑、海洋工程、生物医学、汽车、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度重视。根据国际钛协会预测:若维持目前价格不变,2013年世界钛用量将为10万吨;若生产钛的各阶段都降低成本25%~50%,2013年用钛量将达到25万吨。

 

    钒钛的良好发展前景也吸引了各方的资金进入。近日,宏达股份公告,将投资5100万元,联合成立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攀枝花钒、钛、铁的深加工及伴生稀贵金属综合利用。

 

    可见,钒钛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相信随着对行业的不断投入,不断创新,钒钛行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