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公布的全国各省份GDP半年报中,全国唯一“负增长”的辽宁省排名垫底。而在本周辽宁省委关于巡视“回头看”通报里,有关“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的描述似乎验证了辽宁经济挤水分“还债”的猜测。
巡视组进驻 GDP断崖式下跌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辽宁省GDP数据罕见地出现“断崖式”下降,增速-1.3%成为全国唯一经济实际增速负增长的地区。这与去年一季度1.9%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而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辽宁经济仍旧为负增长,-1%的GDP增速在全国31省中充当了“副班长”角色。
另一个“负增长”数据则来自辽宁省统计局。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至去年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382.4万人,相比2014年,2015年辽宁常住人口减少9万人。这也是17年来,辽宁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人才流失与经济下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且彼此还相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的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成,是名副其实的投资“主力军”。但今年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降幅达到近60%,进一步加速了辽宁经济的下行。
李克强总理7月18日主持召开的各省市政府负责人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东北一些省份民间投资回落叫人揪心。
经济数据全面溃退的时间节点刚好中央巡视组对辽宁的“回头看”吻合——“回头看”自2月27日启动,至4月28日结束。
经济数据造假 辽宁应要求“切实解决”
在辽宁公布的整改报告里,就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所提建议详细地细化并逐条落实。报告显示,中央巡视组指出辽宁对“中央决策部署敷衍了事甚至唱反调”,具体的一个表现是“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
事实上,这并不是辽宁首次被“点名”。
早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次对辽宁进行巡视后便指出,辽宁经济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应中央巡视组要求,辽宁启动了整改。时隔两年后,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再次重申经济数据造假,可见此前辽宁并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经济数据中的水分未被“挤干”。
南都记者援引消息人士称,“GDP数据造假”还是地方官员“政绩观”的问题,近年来东三省的“经济振兴”效果不够理想,随着全国整体经济形势压力增大,辽宁更是如临“凛冬”,在此前“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引导下,便有可能会在经济数据方面作假以求虚高辽宁在全国的经济排名。而由于此前经济数据造假,近一年多来,辽宁确实在逐步挤出经济数据中的水分。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屈庆团队也曾评论称,前5个月辽宁投资大幅下滑除了经济低迷的原因外,影响更为显著的因素就是辽宁政府换届带来的统计数据水分的挤出效应。
投资环境是最基本的保障 反腐刮骨疗毒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辽宁的政治生态已遭到严重破坏,有些问题积弊较深,彻底扭转仍需时日”。这是《辽宁省委关于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通报》中的直接措辞。事实上,辽宁官场的地震早已经开始。
3月4日,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落马。3月16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阳落马。4月6日,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落马。本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玉焯落马。
这后三个副省级老虎的通报中,不约而同提到了“拉票贿选”四字。而不久前落马的沈阳市原副市长祁鸣,铁岭市原市委书记吴野松也被指牵涉贿选案。在这两人之前,盘锦市政协原副主席刘铁鹰也被通报“动用公款向人大代表贿选”。贿选,让辽宁突然成了继湖南衡阳、四川南充之后又一个沦陷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指出,对市场最为敏感的民营资本来说,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最基本的保障。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关口,投资愈发谨慎,对营商环境也更为挑剔。辽宁的反腐,是为今后的发展清理道路。这个刮骨疗毒、转型升级的过程定然艰难,但为长远发展计,这个挫折有意义。而眼前,对于这次震惊全国的贿选案的查处正好向民众表明“刮骨疗毒”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