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适时完善配套措施,引导企业用好增值税抵扣机制,确保金融业税负只减不增。
会议同时确定,要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会议确定了多项措施。其中,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探索其他动产质押融资试点被视为一大创新。
“除了银行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一些其他配套措施。要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组合,综合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金融业税负只减不增
7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各行业实际税负总体下降,但由于多种原因,有些金融企业税负增加。
“从实际情况看,营改增后银行业是大幅度增税的,票据业务首当其冲。”此前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机构新税制推行两月以来,单票据业务利润就因此减少了1.1亿。
民生宏观分析师朱振鑫测算显示,“营改增”后,16 家上市银行总税负增加,总税负增加额占净利润总和的比例为0.82%。
测算还显示,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内部分化明显,中农工建交五大行税收增加较大,比如交通银行税收增加额占了其净利润比例的3.94%;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8家银行税收减少。
会议提出,要适时完善配套措施,做好政策解读和纳税服务,引导企业用好增值税抵扣机制,确保金融业税负只减不增,稳定市场预期。
曾刚表示,银行的业务比较复杂,包括资金业务、贷款、同业往来等,要确保金融业税负只减不增的话,营改增可能还要“打补丁”。
继36号文(《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之后,营改增已经添过“补丁”政策。4月29日,《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融业有关政策的通知》下发,明确将质押式买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政策性金融债券归入“同业业务利息往来收入”。此后财政部税政司就营改增再次下发了补充征求意见函,进一步增加了增值税的免征范围。
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公司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保证金融业营改增税负“只减不增”,无非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缩小税基,将现在不能抵扣的项目增加为可抵扣的项目,二是下调税率。其中,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些。
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
国常会还指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更好服务“三农”,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扩大就业。
会议确定,要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6月末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 1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上季度末高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4.6和8.2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表明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7月15日在上半年金融数据吹风会上表示。
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平均增速的原因,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此前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在调研当中发现,有很多金融机构变通了小微企业的定义。”
黄益平介绍,小微企业是根据工信部的定义,但是工信部的定义其实并不是唯一指标。所以对不同行业的指标不一样,有的是根据收入,有的是根据员工数量等。
“我们曾经听到一个案例,一家服务型企业年收入达几亿,但是因为服务型企业员工比较少,所以被认定为小微企业。但是要从产值和年收入规模来看,它其实算大型企业。”黄益平表示。
对此,曾刚认为“三个不低于”应考虑客观条件,全国有4000多家银行,不同的机构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实践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否则有些机构可能为了完成任务,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本次常务会议提出,主要服务小微企业的地方银行在审慎经营前提下,自主确定小微企业贷款规模。
曾刚认为,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上升,一方面源于政策引导,监管要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增速”。另外,银行确实有部分结构调整的需要,现在大企业风险集中度较高,有些银行开始主动向小微企业转型,这样风险集中度没那么高,同时议价空间也更高。
不过当前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旧存在。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一些措施,如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探索其他动产质押融资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大额存单、可转换票据、集合债券等产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小微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曾刚称,提出支持商业银行探索动产质押融资试点是一大创新,因为多数小微企业并没有不动产抵押,只能选择动产质押。
“确实是需要探索的方向,但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动产质押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贸易过程的仓单质押,真实性、风险监控等相对较难。”曾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