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8-19日举行的2016北大汇丰金融论坛上,前央行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发表了题为《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促转型升级》的演讲。
吴晓灵表示,如果实体经济自身的结构和发展处于困难中,光靠印钞、扩展信用不解决问题。因而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来说,不能把眼睛都放在央行上,不能指望央行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发展。而应该在经济的结构、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运行的机制上下更多的工夫。
吴晓灵指出,“中国经济现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钱又多又贵’,‘钱又多又难融资’,”所以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在资金的多少上,而在我们的机制上。
吴晓灵还阐述了中国当前的现象:在中国这几年,如果股市好的时候,很可能房价上升得会慢一点,当股市不太好的时候,房市就会上得快一些。当股市和房市都比较低迷的时候,凡是能够炒作的东西都会被人用来炒作,我们炒过普洱茶、蒜和姜,现在也有人炒比特币,还有非法集资,过去几百万、几千万的非法集资就是大案了,90年代曾经为此事处以死刑,但是现在我们看一看,一旦爆发了非法集资,少则几千万、几个亿,多则几百亿,说明什么?说钱太多了,过多的钱在市场上游荡,找不到好的项目。
针对中国的高杠杆问题,吴晓灵表示,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政府和居民还有增加杠杆的余地,为促进企业活力有必要调整杠杆结构。
在中国僵尸企业的问题上,吴晓灵指出,企业市场退出渠道不畅,这是优胜劣汰机制难以建立的重大障碍。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在经营失败的时候顺利地从市场退出,那么各类资源就难以调配到好的企业中去。许多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降低了社会资源使用的效率。那么让低效率的企业从市场退出有两大问题:第一是资产和债务如何处理;第二是人员如何安排。
关于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吴晓灵认为,应尽快废止贷款通则,把银行债务重组的处置权、主动权交给银行股东。而谈及人员安置,她表示,要用扩大中央财政债务的方法和划拨国有企业股权的方法,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完善社会政策托底工作。她还提议,要尽快实现养老金、失业保险全国统筹,用划拨国有企业股权和中央财政举债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
此外,吴晓灵还谈到了股市。她表示,要加大对股市波动的容忍度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对此,她说,“改革过程当中难免资本市场会有波动,我们不应该以资本市场估值波动的大小影响我们改革的决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市场规则,严肃市场纪律,让大家更好的到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一时的波动会换来以后健康的运行,所以我们应该忍受短期股市的波动,来赢得长期健康的股市发展。”
在谈及注册制,吴晓灵称,应稳步推进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把融资的价格决定权和时机选择权交给市场。这时监管当局要做的事情就是规则制定清楚,严格执法,因为注册制不是洪水猛兽,而恰恰是尊重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财产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