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如火如荼 专家警示笃行慎思
看似风光无限的海外并购实则激流暗涌,一不小心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从ChinaVenture披露的二季度数据来看,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仍然热度不减,郎咸平和谭力文二位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予以提醒:不能简单以得失论输赢,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
能源矿业并购最活跃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催化下,海外并购此起彼伏。信息咨询机构ChinaVenture统计,二季度共有出境并购案例15起,涉及并购金额45.13亿美元,并购金额环比增加37.3%,澳大利亚被并购企业最多,占出境并购数量的33.3%。中钢集团、中冶集团等多家能源及矿业企业参与出境并购,新能源领域中,风电龙头金风科技出资4124万欧元并购德国VENSYS能源股份公司,成就金风科技IPO之后第一笔并购交易。
伴随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国内企业越来越注重上游产业链的整合。另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海外并购50起。从地区来看数量最多的还是澳大利亚,被并购企业达13家。从行业上看,数量最多的是能源及矿业,被并购企业为24家。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谭力文教授表示:“近年以来的海外并购之中,资源类并购渐渐唱起主角。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即使暂时不缺矿,也从战略的角度积极参与并购活动,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走高的趋势下,海外并购将持续增长。”
至于众多企业热衷去澳大利亚“寻宝”,西南证券分析师兰可指出了三方面原因:“一是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二是较北美等地而言,澳洲距离较近、海运成本较低,三是政治稳定。”
华泰证券分析高远则认为:“能源企业出海寻矿的步子迟了点儿,而且很多都错过了那一轮牛市。”据他评估,前几年找矿的成本更为低廉。
一招不慎或代价高昂
“不要看成功的并购案例多,其中失败的也有不少,败北的案例更值得反思。”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
中金岭南收购澳大利亚先驱公司铩羽而归,华为放弃收购美国科技公司3Com,或许是今年以来宣告失败的海外并购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案例。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首次出手海外并购的中金岭南此次不应以胜败论处。“在对手Bumi公司持续抬价的情况下,如果中金岭南继续加价,竞购成功了也不划算。”兰可指出。一直关注中金岭南收购进展的兰可认为,此次竞购告吹主要是由于对手抬价,而政治文化层面、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于其次。
对于很多一试身手又经验匮乏的企业而言,竞购失败的代价是惨重的:不仅长期耗费掉人力、物力,还影响了自身发展规划和企业美誉度,以及动辄千万的咨询费用。相比之下,中金岭南或许是幸运的。根据中金岭南与Bumi公司达成的协议,将其通过子公司Tango公司持有或控制的共计3825.76万股的先驱公司股票,以每股2.85澳元一并售予Bumi公司。据兰可估算,此次收益减去公司在竞购过程中耗费的不菲投入,或略有盈余。当记者向中金岭南证券事务代表刘渝华求证时,对方表示除已公告内容之外,一概不知。
合同的签署只是开始,此后的每一步都可能为成败写下注脚。海外并购急先锋TCL集团成为后来者的前车之鉴———TCL集团与汤姆逊、阿尔卡特先后两次以欢呼开始的海外并购,一度把公司带进了巨亏的泥潭。
“部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表现得很不理性,资本玩家的色彩十足,既理想化又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谭力文分析:“一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案例流露出显著的‘不了解’,既不了解当地的经济、政策环境,也不了解并购到底能够带来多少投资收益。而国际资本环境的复杂性则决定了:一着不慎甚至会满盘皆输。”
政治壁垒不可小觑
中国企业挥师海外,一路悲欣交集,政治壁垒更是高悬头顶的达克摩斯之剑。在遭遇美国政府重重障碍之后,华为联手贝恩资本,出资22亿美元收购美国科技公司3Com的交易计划宣告败北。据悉,3Com公司生产电信和电脑设备,并向美国政府供应安全软件。分析人士认为,3Com并购案受挫正是美国对中国收购敏感行业资产意图的明确回绝。
兰可则指出,中钢集团申请收购Murchison悬而未决也是受到了来自当地政府的阻力。
而中钢集团在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过程中的步步为营,也反证了当地政府对华企投资矿业的日益警觉。在与当地媒体交流过程中,中钢集团聘请了在澳大利亚拥有大量资源和操作经验的公关公司,无论是在采访还是与股东接触时都强调中钢集团是按市场运作的商业企业,而回避寻找稳定矿石来源。
“政治因素是决定海外并购的首因,”谭力文指出:“我国企业逐鹿海外,首先要充分评估并购能带来多大的利益或者损失,确定投资回报率。其次要对收购各环节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遵循国际上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市场规范。第三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发展战略,建立起详细的数据库,此外还要选择一个对跨国兼并有丰富经验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