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亚太煤炭市场峰会概要

   日期:2008-07-24     浏览:1698    评论:0    

2008年中国亚太煤炭市场峰会概要

 

2008年中国亚太煤炭市场峰会于2008717-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煤炭、钢铁、金融等行业的相关领导、国内外专家和市场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探讨了当前中国及亚太煤炭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会议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就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基本形势来看,全国煤炭产量、铁路运量、港口中转量和煤炭销售量大幅度增加,进出口基本平衡,库存减少,市场供求呈现紧平衡态势。在煤炭价格平稳上升的过程中,今年前5个月,国内主要耗煤产业的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目前,影响我国煤炭市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需求动力强健,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行业将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第二是煤炭运输瓶颈问题更加突出,我国东、南部煤炭资源量较少,这些地区已有的煤矿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接近枯萎,我国煤炭产量正在向西、北部转移,而煤炭需求大户确是东、南部,未来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现象更加突出,但是铁路建设却需要较大的投入、较长的建设期,短期内难以解决运输问题,因此煤炭运输瓶颈问题更加突出;第三是受到自然灾害、煤矿整顿、净进口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煤炭的供给量相对有所减少。第四是国际煤炭价格的大幅攀升提升推动国内煤炭价格的上升;第五是煤炭成本的增长推动煤炭价格刚性上升;第六是国际原油价格高企使得煤炭价格也快速上升并保持在高位运行。

 

电煤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因此未来电煤价格的双轨制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电煤市场价格,当然电煤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还有赖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与完善。

 

大部分与会专家认为,2008年下半年我国的煤炭供求将会持续呈现紧平衡状态,区域性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有可能加剧。未来2年内,铁路运输能力将会增加;煤炭产能将会继续增加;煤炭需求增幅可能回落,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在“十一五”期间,煤炭价格将会上升,煤炭生产和需求都会大幅度上升,二者基本一致,但在运输、品种、地域、价格等方面仍将存在不平衡。

 

在国家“扶大限小”的煤炭产业政策指导下,我国的煤炭企业将会日趋大型化、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现有的大型煤炭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的煤炭市场体系是在铁路运力约束下运行的,并且受到政府不同程度的干预。“名义上的订货会、实质上的基于长期合同的直销”这一主导交易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国庞大且持续增长的煤炭市场规模需要更有效的市场体系,并且市场体系重构的时机也日趋成熟。我国煤炭市场体系重构需要实现电煤价格的并轨,需要对铁路运力实施市场化管理。在今后3-5年内,我国煤炭市场体系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煤炭柜台交易和期货交易将会获得一定发展。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