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紧张,山西探源

   日期:2008-07-23     浏览:1765    评论:0    

 

 [摘要]尽管国家发改委的“一放一压”政策初衷良好,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08年度电力迎峰度夏的燃“煤”之急尚未缓解。关于煤炭供应、煤炭价格及煤电一体化这一系列待解之题的争论依然相持不下,原煤产量占全国1/4、煤炭调出量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3/4的山西又一次被卷入了舆论漩涡。

 尽管国家发改委的一放一压政策初衷良好,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08年度电力迎峰度夏的燃之急尚未缓解。关于煤炭供应、煤炭价格及煤电一体化这一系列待解之题的争论依然相持不下,原煤产量占全国1/4、煤炭调出量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3/4的山西又一次被卷入了舆论漩涡。

  电煤吃紧,问责山西?

   电煤告急之号角早在年初冰雪灾害期间已经吹响。即使在燃煤发电企业本该最恬然的四月天,不少企业也由于电煤价格逆势反弹而库存紧张,全国发电企业遭遇大面积亏损,发电企业来不及恢复元气。随着电煤迎峰度夏阶段的到来,煤电之争在国家发改委电煤限价的行政手段中转为暗战。对于煤炭大省山西的问责之声也影影绰绰地出现在坊间。其中山西小煤矿的大量关闭导致有效供应下降就是典型声音。

   关闭小煤矿是山西2005年以来开展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山西,关闭非法小煤矿,整合、提升合法中小煤矿,培育煤炭巨无霸的三大战役人人知道。

   2008年初的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上,山西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宣布的三大战役战况为:山西省煤矿数量由资源整合前的4389座减少到2810座,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产量占到全省煤炭生产总量的60%以上。并把2008年作为资源整合重组年,在继续巩固第一战役的同时,着力扫尾深化第二战役。由此,小煤矿的大量关闭整合被认定为煤炭供应紧张的推手之一。

   但王守祯日前宣布,山西省上半年煤炭产量为3.3亿吨,同比增长14%以上。其中电煤产量为1.8亿吨,同比增长19.9%。煤炭产量的基本增长态势并未改变。对于关闭小煤矿的实质性影响,王守祯认为:这是煤炭产业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由安全保障水平较低向安全保障水平较高转换、前进过程的阶段性、暂时性不足。事实上,早在年初冰雪灾害期间,关闭小煤矿导致电煤告急的声音就屡见不鲜。当时,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明确表示,电煤紧张与关闭小煤矿无关,被关闭小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他说,中国的煤炭工业发展不能建立在小煤矿的基础之上,中国煤炭的安全供应更不应建立在小煤矿的基础之上。

   王守祯分析认为:煤炭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炭需求增长过快过猛,2007年和1998年相比,全国火电发电量增加了1.8倍,钢材产量增加了4.3倍,建材产量增加了1.8倍,但煤炭同期总量增加了1倍。与能源的快速需求相比,煤炭供应的缺口显而易见。当煤炭供给不紧张时,煤就是带血的GDP,就是污染,就成了落后的象征,愚昧的象征,暴发户的象征。当煤炭紧张、短缺时,就认定山西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关掉小煤窑,减少供给。山西省一位官员颇为委屈地说,几大用煤行业高速增长,山西再怎么生产,客观的供求关系总量上就不平衡。

   山西人的委屈从戏称自己为中国经济的锅炉房时就开始了。不过委屈归委屈,山西各路官员都称:山西从来都是讲大局、讲奉献的。年初南方冰雪灾害期间,山西每9分钟就有一万吨煤炭送至前线,煤炭铁路日发车量高达2.1万车。2008年2月1日至2月25日,山西省煤炭日均产量达110.0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6.39万吨,增长49.0%。据了解,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上,山西省的煤炭输血几乎从未达到过如此程度。大量煤炭被调往南方直接导致年初山西省严峻的煤炭形势:除大型电厂的电煤能够保证之外,山西省内的动力用煤以及焦煤,都已是一吨难求。山西电网电力供应一度启动黄色预警

   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电煤迎峰度夏的六月,全国电煤供应紧张的同时,煤堆上的山西也出现了煤荒。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山西省电煤供应偏紧,火电停机容量持续上升,已启动电力供应红色预警。加之山西担负部分直供和网供北京电力的任务,供需形势严峻。山西减少煤炭供给的传言由此甚嚣尘上。

   山西省物价局局长李福龙分析认为,电煤供应减少的主要原因,从煤炭企业来讲,山西国有重点煤炭按合同要求大部分销往了外省,而非国有重点煤炭在利益驱动下也销往省外或其他行业。供煤不紧张时,考虑到国有煤炭企业较高的生产成本,山西发电企业大都会随行就市选择小煤窑或私企价格低廉的煤,因此签约率极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力行业人士称:山西的电企坐落在煤山上,与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签约率很低,大部分不签。”“不是绝对的缺,电煤的供给,在相当程度上是相对短缺,是价格调整前提下的相对短缺,山西省政府一位官员分析说。

   目前,山西省已召开多次电煤迎峰度夏保奥运专题会议进行协调,敦促山西省内煤电双方尽快签订重点电煤购销合同,并采取强化电煤运销计划管理、启动公路电煤运输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增加电煤供应。尤其是在国家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政策出台,业内人士普遍预期供煤企业积极性会降低的情况下,6月20日至6月30日,山西共通过铁路外运煤炭1410万吨,日均装车18306车,比临时干预措施出台前增加1332车;日均外运煤炭128万吨,比电煤限价出台之前增加10万吨,王守祯告诉记者。

    对于下半年的生产,山西还表示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和机械化程度高的骨干煤矿来增加生产,加快在建改造矿井的手续完善和建设进度,使这部分煤矿早日投产运行或者试生产,增加产能。山西省煤炭产量预计下半年将保持较快增长,达到3.5亿吨,预计全年产量可达到6.8亿吨。

   颇为尴尬的是,尽管山西在煤炭方面如此担当,但山西本省的缺煤,却越来越成为全国煤炭紧张的一个缩影。山西省电力行业一位业内人士称,需求和供给严重脱节是关键所在,国家批准生产的高能耗行业远高于核定的煤炭产能。一方面应提高煤炭和电力价格,抑制消费,另一方面扩大生产,满足供给。

   资料显示:去年山西省外销煤炭5.4亿吨,今年要满足全国经济正常运行,预计山西省需调出煤炭6亿吨,加上该省生产生活用煤2亿吨,共需煤炭8亿多吨,而目前国家核定山西的产能为5.9亿吨,供需缺口超过2亿吨。

   面对实际产出情况与核定能力不符的现实,山西是否已经超产?面对紧张的供煤形势,山西应当挺身而出增产供应还是在核定的范围内从事生产?这个悖论最终该如何解释?山西在等待一个答案。

  谁动了煤炭价格?

   2008年以来,煤炭市场价格一路上扬。在山西,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1月份同比上涨11.4%,2月份上涨12.4%,3月份继续上涨17.0%。煤炭价格的迅速攀升使得电力、建材、化工等下游行业成本骤增,亏损面巨大。煤炭大省山西也成为众矢之的,严格煤炭价格管制的呼声不绝于耳。国家发改委缓解煤电矛盾的一放一压政策随之应运而生。

   行政性的电煤限价政策遭遇强劲的市场需求是否会败走麦城?业内人士对此多有担忧。煤炭价格的上涨预期并未因国家电煤临时干预政策而有所松动。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了解到,据统计,2008年一季度,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吨煤制造成本为237.77元,同比增长62.71元/吨,增长了35.82%。山西省仅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及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政策性成本,就使得山西煤炭价格每吨增加28.06元/吨,占成本增加的83%。除了强劲的市场需求推高煤价之外,这些致力于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规范煤炭行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性成本形成了对煤价上涨的强劲支撑。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的专家分析认为,与国际煤价的比较关系以及能源比价关系也是促进煤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价差必然导致我国进口煤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增加对国内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推涨国内煤价。此外,石油发热值(1万大卡/千克)仅为煤(7000大卡/千克)的1.5倍左右,价格却是煤价的67倍煤炭的走俏不言而喻。

   中国低煤价,进而带来的低电价某种程度上长期以来都是在补贴全世界。如何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使能源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建立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被公认为更根本的长远之计。

  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按市场规律来理顺能源价格,同时也需要增加生产、保证供应。王守祯认为,但当前物价上涨指数还是比较高的,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承受能力及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采取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政策应该是积极的。

   山西省多次表示将坚决执行国家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政策。事实上,据了解,6月上旬,同煤集团生产的优质动力煤平仓价为每吨468元,而同种质量的优质动力煤,港口市场交易价格达到每吨875元,每吨价格相差400元。除了重点电煤价格,山西省其他煤种价格也普遍低于周边省份或国内市场价格。以炼焦精煤为例,周边市场今年二三月份开始调价,目前价格每吨1700-1800元,山西省直到4月份才开始调价,目前价格仅为每吨1400-1500元,比周边省份煤炭市场价格每吨低了300元。

   进入3、4月份以来,一些产煤省份重点电煤价格纷纷调整,据统计,每吨平均上调7080元。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一直严格执行年初签订的合同价格,大约每吨350元左右,而全国电煤重点合同价格为每吨363元。如果山西的重点电煤参照其他区域调整的价格标准计算,山西可以增加百亿的收入。王守祯说,既然我们上半年已做到不调价,那下半年也一定能做到。

   近日,山西省物价局针对该省煤炭销售价格构成做了调查分析,数据显示,煤炭销售总价中,至少有30%以上甚至一半的是中间环节费用,各种税费、运输费、中间经营单位费用等与纯煤价共同构成了煤炭的销售价格。山西省经委主任洪发科表示山西省已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未经山西省纠风办和物价部门批准,不得随意乱收费,不得随意设卡阻拦重点电煤运输车辆通行。同时,要求该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发挥国有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制止地方煤炭销售中的现金交易、偷漏税费等行为,稳定地方煤炭销售价格。

  煤电之争何时能解?

   国家发改委缓解煤电紧张局面的一放一压虽没有获得普遍性认可,却再次引发了业内煤电之争应对之策的大讨论。

   煤电矛盾由来已久,从2003年煤炭价格进入上涨周期以来,煤电的价格之争大多会在每年年终间歇性发作。2004年底出台的煤电联动政策曾一度承载着各方人士缓解煤电矛盾的希望。但仅一年之后,游戏规则的权威性便被破坏,2005年的第一次煤电联动中,电价上调0.0252元。而2005年11月份虽然再次满足了联动条件,却并未有所动作。因为电价在一年内连涨两次,对下游产业将构成实质性影响,国家发改委放弃联动。

   去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及地方发电企业不断上书,强烈要求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却最终因国内CPI高企及年初突如其来的雪灾胎死腹中。由此,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此次限制煤价、上调工业用电的行为即是为第三次煤电联动打响第一炮。

   但对煤电联动的质疑之声随处可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平凡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发改委推动的煤电价格联动本身就存在制度缺陷,定价的基点不是原材料的煤炭价格,而是产成品的电力价格。不解决煤炭价格确定问题,如何能让煤炭企业接受?所谓的煤电联动不仅对解决当前的煤电之争毫无意义,而且将背离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而对于此次的电煤限价,煤炭行业中不乏愤愤不平者。一位业内人士称, 为什么我们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就要限价;煤炭企业卖不出煤的那阵子,怎么没有人提议限制电价。电煤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电煤和电力价格定价机制的不同,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争执还需要靠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这已是行业共识。但在政府正为抑制通胀、稳定物价做出百般努力的情况下,指望放开电价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山西省的采访过程中,加强煤炭基地的电力转化,推动煤电一体化是官员、学者及业内人士共同开出的药方。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府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复明曾在年初的全国两会中提出建议:优化中国煤电产业布局,由以负荷中心为导向的受端发电转向以资源为导向的坑口发电。

   目前,煤炭消费量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70%左右,火电站全国发电总量一直保持在70%以上。东南沿海集中了2/3以上的电力需求,而晋陕蒙等三西地区则占据了全国2/3以上的煤炭储量。中国火电选择的是北煤南运负荷中心发电的产业格局。这种产业格局在形成过程中有其合理性,但也隐含极大的风险——大体量、大跨度、超负荷的电煤运输,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不可控因素,电煤供给就会失去保障,电力供应体系就会变得十分脆弱。张复明说。

   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期间,主要运煤通道受阻,导致发电总容量7795万千瓦的89座电厂电煤库存告急,其中半数以上的发电机组一度缺煤停机,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19省市出现大面积拉闸限电。张复明和一位在电力行业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此次煤电紧张的现实再次说明,在远离煤炭基地的东南沿海建设大量电厂,不仅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国家运输能力难以承受的。他们认为输电一是可以降低能源输送成本,二是有利于缓解运输压力,保障能源输送能力,三是可以减少输煤过程中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四是有利于增进电力供应能力,保障能源安全。

   据了解,在2008年电力迎峰度夏阶段中,上海、浙江与淮南市的一些以煤电一体化经营的电厂就未受到任何影响。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采用煤电联营模式,一方面规避了燃煤电厂供应受制于煤矿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中间环节的费用。目前,淮南新批准的火力电厂均以不同模式的联营运作。

   据业内人士透露,山西已经有能源企业准备向煤电一体化进军,能否缓解煤电之争,尚需拭目以待。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