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集团“走出去”警醒中国企业

   日期:2008-07-18     浏览:2035    评论:0    

中钢集团“走出去”警醒中国企业

成果往往会产生在拉锯战当中。中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经过一波三折,终于修成正果,在海外敌意并购案上“秀出”了中国印记。这次中钢集团的敌意收购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三次尝试,事不过三,“中钢组建了一支项目团队,全权负责此项目,并且给予项目团队自主决定权。这成为中钢在如此复杂情况下竞购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中钢内部人士称。这场收购是中国钢铁企业迄今为止海外收购最大手笔,亦是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海外敌意收购,其成功令业内一时欢欣鼓舞。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例子为数不少,但敌意收购鲜有先例,即使对于中钢这样比较早的出海者也是挑战。收购目标政府政策摇摆不定,会耗时多久,对手如何防御,这些都是未知数,最终能否获胜,大家心里都在打鼓。中钢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是澳大利亚矿业主要投资者之一,与Midwest已合作多年。2007年12月,中钢公司向中西部公司提出了以每股5.60澳元的价格现金收购中西部公司的收购意向。与Midwes的合作是中钢有力促进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铁矿石采选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西澳洲中西部也将借此成为中国海外继皮尔巴拉地区之后的又一个铁矿石供应基地。

 

相同的背景,不同的境遇。中钢的成功让人们不禁想起3年前中海油在美国的遭遇。2005年6月,中海油高调出击,185亿美元收购同业对手美国优尼科公司。消息一出,震惊美国朝野,最后,中海油不得不撤回投标。

 

  中海油和中钢都是在我国对原材料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出海。中钢收购一方面出于自身产业布局考虑,另外也是因为今年,中国钢企同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巨头的谈判过程艰难,对方屡屡发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中国钢企海外控股或参股铁矿资源,以提高中国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控制量。

 

  “大量企业海外并购都是出于自身的发展,是企业自身战略需求。”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并购研究咨询中心史建三如是表述。如今是资源稀缺的时代,得资源者得天下,谁掌握了资源的开发权、支配权,谁才能掌握价格、利润的发言权、主动权。中钢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企业,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即使铁矿石价格再涨下去,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如果中国的每家大型钢铁企业,都能够像中钢集团一样,手中掌握着一、两家铁矿石生产企业,那么,我们还会在铁矿石定价方面没有话语权吗?我们还会被外国企业牵着鼻子走吗?我们还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一让再让、一败再败吗?

 

  6月下旬,中联重科(000157,股吧)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全额收购了世界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股权;中海油服(601808,股吧)25亿美元收购挪威油服;7月11日,中化国际(600500,股吧)收购橡胶生产MGM公司。在艰辛的背后,也传出一连串的收购喜讯。这些成功收购的案例也预示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机制渐趋成熟。

 

  外部环境的成熟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美迈斯律师事务所上海合伙人李强表示,中国公司越来越会利用中介机构和财务顾问来帮助。顾问机构也对中国企业越来越看好,愿意投入资源来同中国公司合作。摩根大通是中钢集团此次收购的独家财务顾问。具有良好的财务顾问,就能够帮助企业在海外并购上提供更多的帮助,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狭路相逢勇者胜,假如外部环境不成熟,没有专业的财务顾问团队,再加上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不看好,那么就谈不上走出去的战略,更谈不上在自己的产业链上作出更多的延伸。

 

  中钢集团的成功不是偶然,值得注意的是,收购资源型企业、以跨国收购的方式对某些制造行业实行垄断,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只要国际经济组织和相关国家不采取干预措施,这种趋势就不会得到改变。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实施这一计划的绝大多数都是经济强国,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十分有利,在短时间内,他们是不会加以干预的,不仅不会干预,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还有可能予以暗中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可以看做是国家日益强盛的体现,针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恶意收购”是中国企业不得已出手,正因为是不得已的出手,我们发现如此并购之后产生的效果确实出乎人的意料。外国媒体普遍关注中钢集团收购的消息,法国的《论坛报》称,中国钢铁业之所以有海外开拓的雄心,完全驱动于铁矿石价格的暴涨和其国内的需求。但这种说法显得有些片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企业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已经关乎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活,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是在借鉴了更多的外国收购中国资源和其它企业的失败经验,才走出了中国企业海外敌意并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所以,在宝钢与澳矿谈判中百般妥协、接连败北的情况下,中钢集团成功地完成了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Midwest公司的收购,无疑是给中国钢铁企业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也给其他企业打了一剂清新剂。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就要看我们的企业能否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向海外发展的策略由单纯的投资、简单的建设调整为并购、重组国外资源型企业、基础性企业,由单纯地赚外国人的钱调整为既赚外国人的钱,也指挥外国人的行动,以此来争取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谨防海外并购演变成“邯郸学步”

 

  7月11日,中国中钢集团已控制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超过50.97%的股份,中钢实际已经获得了对这家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的控制权。喜讯传来,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了积极的看法,中钢总裁黄天文表示:“对Midwest的收购是中钢国际化发展中重要的一步。”还有一系列的收购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坚定了脚步:6月下旬,中联重科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全额收购了世界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股权;中海油服25亿美元收购挪威油服,7月11日,中化国际收购橡胶生产MGM公司。

 

  可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不和谐的音调,在与Bumi公司竞购澳大利亚先驱公司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关键时刻,中金岭南(000060,股吧)却突然宣布退出比赛。中金岭南在1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称,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安塔公司联合设立的Tango公司(用于对先驱公司进行要约收购的特殊目的公司)宣布:Tango公司对先驱公司每股2.80澳元的无条件收购要约不延期,要约于2008年7月15日下午5时(澳大利亚柏斯时间)结束。这表明,双方持续了近半年的竞价拉锯战终于结束,而胜利显然归于了Bumi公司。一喜一悲,成功的背后却是这样的败局。

 

  自收购战启动以来,Tango与Bumi对先驱公司的要约收购价码一路水涨船高:2007年12月13日,Bumi公司宣布以每股2.25澳元现金,全面要约竞购先驱公司;2008年1月29日,中金岭南与安塔公司宣布以2.5澳元/股的价格,拟联合要约收购先驱公司,对先驱公司股本估值为5.048亿澳元。随着竞购战升级,Bumi开始提高收购价格,5月26日,Bumi公司发布了要约价格为2.55澳元的现金要约。6月2日,Tango则将要约价格更改为2.60-2.65澳元的现金要约;6月10日,Bumi公司发布了要约价格为每股2.80澳元的现金要约;Tango公司为此于6月17日又提高要约价格至每股2.80澳元。

 

  从路径来看,中金岭南和中钢集团相差无几,最后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确实令人产生无数遐想。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矿业舞台上崛起的明星,已受到不少国家的青睐。这些国家热情欢迎中国企业参与该国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并加强合作。在中国矿业企业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背后,是中国矿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在中国矿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则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矿业市场的不断成熟。

 

  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矿业开发的政策表明,国家已不再允许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低回收率的矿业企业运转,而是本着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原则,鼓励企业间的并购,以形成一批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是中金岭南的竞购失败为其它矿企走出去打了一针镇定剂。

 

  当今世界资源的价格一涨再涨,各国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也是日益提高。中金岭南对先驱公司收购的背后是,我国已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只能分别满足13年与15年的开采需要,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实际上已由铅锌净出口大国转化为净进口大国。先驱公司的主要资产为高品位的印尼达里铅锌项目,其中先驱占80%的权益。所以中金岭南收购的“雄心”也是不言而喻。

 

  国外的矿企大鳄早已是闻风而动,收购的热潮在这些大型矿企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强大的资金,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成熟的国际并购机制,都让这些矿企大鳄们如鱼得水,从而占有更多的矿产资源。

 

  中金岭南参与此次收购的目的在于掌控印尼达里公司,并对其所拥有的高品位铅锌矿资源进行开发,以达到有效利用国外铅锌资源的目的。中金岭南此次重大资产收购若成功,不仅将为该公司原料供应提供保障,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手的强大和步步紧逼,以及中金岭南自身所具有的缺点,造成了在这次竞争进入白热化之后显示出了倒退的势头,最终退出与Bumi公司的拉锯战争。不成功,自然会留下许多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国外矿企进驻中国矿山的案例已是不在少数,从国外公司控股国家三大金矿到海外钢铁企业收购中国民营钢铁企业,正如洪水猛兽,不可抵挡。

 

  不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也好,还是学习国外大型矿企转变发展战略,最终的目的是要延伸中国企业的产业链,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形成中国特色。盲目的走出去,最后承担后果的还是那些企业的自身利益。就在中钢集团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成功之后,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曾提到一件案例。一家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花重金收购了一座矿山,最后发现品位太低,如果算上到中方的运费,该矿山已经没有开发价值。

 

  案例提醒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更高更远的战略眼光,也需要打好“小算盘”。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急功近利。有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拿来学习,但最后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际市场的并购环境,走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切莫做了“邯郸学步”,既耽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