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CNFIN.COM/XINHUA08.COM)--东盟共同体将于年底建成。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增强区域互联互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东盟出台了互联互通行动方案,各项政策也在逐步落实中,但仍面临各国发展不均衡、财力不足、融资不力等掣肘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倡议可以有效对接东盟发展战略,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教授杨保筠说,东盟一体化完全依靠自己的动力是不够的。东盟成员国不少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比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缺口,需要外来助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好迎合了这样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一体化进程相辅相成。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和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共同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维护区域和平安定,”杨保筠说。
2010年,东盟成员国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增进民间往来等措施,推进区域内各个层面的互联互通,从而提升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水平、提高东盟国际竞争力、缩小内部发展差距、改善民生、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操作层面上看,东盟侧重发展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减少政策和制度障碍,协调规章制度和标准,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鼓励创新和开展文化交流等,以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和劳动力等自由流动。
分析人士指出,《规划》在实施中遭遇多重挑战,包括融资效果不尽如人意,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机构设置不得力,各国技术水平和财力不均衡等。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同样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经济联系、促进民心相通等作为重点。此外,中国还设立丝路基金,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资金上支持互联互通建设。
对东盟来说,《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不少契合点,它们都有助于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共同体建设步伐,同时也有助于东盟实现构建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的目标,缩小区域发展鸿沟,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实现中国-东盟共同发展。
“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和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倡议,对改善区域互联互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有助于推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贸易、投资和旅游的增长,给生意人创造拓展市场的机会,让人们出行更加安全快捷,也有利于各国民众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泰国外交部副次长维塔瓦说。
维塔瓦还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不仅是中国和东盟,还有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海上贸易、赈灾、搜救、海洋旅游和环境保护等很多领域都会迎来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说:“'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对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做出独特贡献,反过来,东盟共同体也有助于中国倡议的实施。”
胡逸山认为,东盟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至少能在两方面进行衔接。首先,东盟要建成共同体,就必须大力提高海、陆、空互联互通水平。在这一点上,“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起到补充作用。而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东盟共同体又能帮助中国进一步密切与邻国的关系。
其次,东盟多数成员国文化多元,把东盟共同体作为一个重要枢纽,对“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很有价值。中国帮助东盟提高物流水平,反过来,东盟共同体也能使“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商品和服务流通更加便利。
为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落到实处,维塔瓦建议,有关各方,尤其是沿海国家,应在码头、滚装系统、港口城市网络等基础设施和设备方面,以及入境、检验、检疫和航海安全等职业化管理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如此才能保障沿线各国的利益,推动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亚投行和公私伙伴关系等渠道获取资金保障,切实开展《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框架下的项目,为改善互联互通做出不懈的、全方位的努力,”维塔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