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中国而言,如果说未来能够产生一位类似美国卡内基、印度米塔尔那样的“钢铁大王”,那么,江苏沙钢的创办人沈文荣或许是最有可能的人选之一。
1975年,在一家棉花加工厂做钳工工作的沈文荣,受命开始搞炼钢。这一年沈文荣不到30岁,此前他关于钢铁的最早记忆,来自于在初中时参加“大跃进”的“大炼钢铁运动”。
“当时的想法是能炼出钢来就很好了,怎么可能想到做这么大的钢铁厂。”9月18日,沈文荣来北京参加2008中国钢铁业并购论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已经年近62岁的沈文荣身形微胖,身穿一件普通的白色短袖衬衣,说话保持着浓重的苏南口音。
就像那个时代的不少人一样,沈文荣在干上炼钢以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职业,并且干出了不小的成就。如今,他领导的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沙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其2007年产量达到2290万吨,紧随宝钢和鞍本钢铁之后,位列中国第三。
沈文荣预计,沙钢今年的粗钢产量有望达到2500万吨,销售收入将达到1400亿元-1500亿元。
自2002年以来,沙钢和其它钢铁生产商一样,经历了一段甜蜜的钢铁牛市。全球钢铁业在这一段时间里处于一轮快速上升周期,中国钢铁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很少低于20%,全国钢产量从2003年的2亿吨猛增到2007年的4.9亿吨,不少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的全年产量可能达到5.5亿吨。
这给大型钢铁生产商的带来了扩张机会。米塔尔正是借助这一股钢铁牛市,通过兼并收购在2006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其2007年粗钢产能高达1.16亿吨。
不过,这样的好时光眼下可能就要结束了。进入8月以后,钢铁价格迅速扭头向下,整个产业突然要面对生产过剩的局面。
或许正是由于整个行业面临着共同的压力,9月18日的中国钢铁业并购论坛上,除鞍钢总经理张晓刚、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临时因故缺席之外,国内几家主要钢铁巨头都派出“一把手”前来出席这次会议,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河北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义芳、山东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邹仲琛纷纷发言。
这次会议透露的信号并不乐观,企业普遍认为钢铁业需求将出现放缓。徐乐江更是发布警告称,“拐点已经出现”,他还预计中国钢产量可能今年无法突破5亿吨关口。沈文荣对《财经》记者预测接下来几个月钢价“下调空间还有,起码不会上升”。
在这次论坛上,似乎大家达成共识,只有通过一场大规模的重组才消除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不过,对于重组是否能够出现和该如何重组,不同的人则抱有不同的预期。
沈文荣并未在大会发言。尽管这位钢铁业的老兵早已经对可能调整有所准备,他也对调整来得如此之快有些出乎意料。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他感叹说,“下滑得快了一点,不到50天,由峰到谷。”
他预言说,承受能力强的企业受影响小一点,差一点的就没有利润要亏损了,对有些企业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肯定要减产。但是,他对沙钢充满信心。“我们还没有到减产的时候,并且还没有到亏损的边缘。即使利润下降,沙钢还是不会减产。只要不亏损,还是就要生产的。”
这是否给沙钢带来更好的扩张机会?进行更多的扩张和收购?对此,沈文荣并未直接回答,但他认为,以前单纯通过收购增加规模的方式恐怕行不通,未来收购要更多看能否在收购后带来价值,比如带来资源、管理、市场、产品上的整合。
沙钢自2005年开始对外展开收购,谨慎经营的沈文荣为沙钢收购定了几条原则:“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内后外”。2006年6月,沙钢以20亿元获得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90.5%的股权;2007年9月24日,江苏沙钢集团重组河南安阳永兴钢铁公司,迈出了民营钢铁企业跨地区合并重组的步伐;2008年年初,沙钢收购江苏鑫瑞特钢51%股份。
对于目前国有钢铁企业之间风起云涌的并购意向,沈文荣表示并不看好,他认为,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得这些并购并没有真正实现企业的优势的整合,只不过是资产划到一个名字下面。
由于种种原因,沙钢一直没有上市,从而无法从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不少人认为这是沙钢的不利之处。沈文荣对此并不认同,他声称三年之内沙钢都不会上市。他认为,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必须要通过公开披露,非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要比上市公司更容易。至于融资问题,他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
此前,曾有关于高盛入股沙钢、宝钢并购沙钢的传闻。被问到沙钢引入投资者的推进情况时,沈文荣笑着说,“这个现在不能向你透露。”
沈文荣也并未排除沙钢可能被收购的可能,他表示对投资者“敞开胸怀”。不过他说,如果米塔尔要收购沙钢,首先要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而这是不可能的。至于国有企业,沈文荣说,“我们收购兼并的淮钢就是国有企业。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国有企业呢?”
沈文荣否定了沙钢多元化的可能。他说,自己曾经和郭广昌讨论过多元化问题,但是他认为自己不可能选择郭广昌的那条路。“就算我以后有了资本实力以后,我也不会用这种方法,我为什么不能把钢铁做到最大呢?”沈文荣说。
虽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沈文荣仍然对沙钢的管理亲力亲为,他认为至今还没有找到能够比他把沙钢管理得更好的职业经理人。不过,随着沈文荣年龄增长,接班人将成为与沙钢扩张同样重要的问题,摆到沈文荣面前。
沈文荣表示,不会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孩子,“不是交的问题,而是要看孩子能不能干好的问题”。
在总结自己作为企业家的成功秘诀时,沈文荣说,“企业家不能太仁慈,也不能凶恶。”由于沈的话音浓重,当他说“仁慈”的时候,听起来像“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