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出台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行动计划

   日期:2015-04-02     浏览:128    评论:0    
核心提示:日前,长治市出台《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2015年行动计划》,从全市煤炭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和市场定位出发,全面启动深化煤炭管理体
 日前,长治市出台《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2015年行动计划》,从全市煤炭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和市场定位出发,全面启动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致力构建具有长治特点的市场主导、清洁低碳、集约高效、延伸循环、生态环保、本质安全的“六型”新体系。

随着中南铁路即将正式投入运营,陕煤、蒙煤将更加便捷地通过中南铁路过境长治进军中原,一方面将对长治市煤炭造成挤压性效应,另一方面将对长治市煤炭下游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对此,长治市将建立全市煤炭监管信息平台和煤炭价格协商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启动长治市煤炭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坚持市场主导,主动走出去和下游用户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对接,变“卖产品”为“卖商品”,实现“煤炭商品”中间不落地、直接到厂进炉。同时,依托长子、黎城等县市区,建立大型煤炭配送中心,在我市与下游煤炭用户构建起“无缝隙、一体化”产业联盟,全方位激发煤炭市场活力。

近年来,长治市每年发电用煤在1600万吨左右,约占全市煤炭产量的13%,煤电一体化具有很大提升空间。本着“企业自愿、市场主导”原则,以产权为纽带,以融合为方向,依托长治县、长子县、壶关县的煤炭企业,长治市将建设煤电一体化产业集聚区,采取煤参电、电参煤、煤电互参、煤控电多种方式,推进全市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煤炭就地加工转化能力。目前,漳泽电厂2×1000兆瓦“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等4个燃煤电厂项目和山西潞光发电有限公司高河电厂等4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面对煤炭市场激烈竞争、重新洗牌深刻背景,过去粗放管理、粗放经营模式严重制约着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精细化管理和创新驱动成为必然之路。今年,长治市将以三元煤业、王庄煤业、沁源县康伟集团和沁新新源煤业等煤炭企业为试点,率先探索以“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为主题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技术创新上从源头生产和过程控制入手,以优化洗选工艺、实施技术创新为重点,全方位加强煤质管理,确保“以质保市、以质提效、以质取胜”,管理创新上从成本管控、计划管理、节支降耗、修旧利废、品种结构优化等各个方面挖潜增效,确保效益最大化,实现由过去主要依托市场创效向现在管理创效、内涵增长转变。

延伸抓循环,进一步拓宽“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转型之路。以襄垣、潞城、郊区为主体区域,以潞安、潞宝、天脊、襄矿、七一集团、南耀集团、霍家工业等为龙头,有效整合现有煤化工园区和企业,进一步形成煤炭支撑、焦冶并进、气电互补、化产升级产业格局,同时将继续推进潞安180万吨煤制油等5个项目建设,着力加快潞宝集团10万吨己内酰胺等4个项目进度。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今年长治市将启动屯留、长子、武乡、潞城市、长治县、襄垣、沁源7个县市区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涉及18个乡镇、46个村7313户、2.4万人。在对采煤沉陷区破坏村庄进行详细调查摸底、评估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推进和产业布局调整,我市将科学编制相关规划和治理补偿标准,年内高质量完成治理任务。

以实施重点灾害预防、现代化矿井建设、煤矿基础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五大工程为抓手,今年长治市还将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治本,通过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省、市、县、企四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隐患监测、分类、预警、分析、诊断、考核“六位一体”安全监管新模式,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登记、上报、监控、整改、评价、销号和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体系闭环管理。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