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目标提出,到2020年,山西原煤产量将控制在10亿吨以内,外送量6亿吨以内,省内能源消费总量在2.6亿吨标准煤左右。
中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神华集团也于日前提出,今年将压缩10.8%的煤炭产量,与2014年相比减产3300万吨。中煤能源、同煤集团等大型煤企也将执行限产计划。
在市场“寒冬”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正在逐步迈入“控产”时代。
“前两年,明明市场过剩,大型煤炭企业反而‘以量换价’,陷入恶性循环。”一位山西煤炭行业人士称,早在2011年底煤价就开始下行,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但煤企担心单方面控产丢掉市场,反而加大产量。
直到去年,连续14年一路走高的煤炭产量曲线才划上了休止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原煤产量38.7亿吨,同比下降2.5%。
煤炭产量下降的背后,除了弥漫近4年的市场“寒冬”外,更重要的是,来自环境政策层面的约束不断加强。近两年来,备受关注的城市雾霾问题,正在引发人们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反思。
去年底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文件指出,为防治大气污染,到2017年京津冀鲁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12年减少8300万吨。今后两年,中国至少要减少煤炭消费1.6亿吨。
“即使产能不再增长,也难以改变今后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说,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水电、天然气等替代性能源比重增加,这些因素都将对煤炭需求产生抑制作用。
潘云建议,严格执行限产、遏制超产等政策的同时,加强煤炭主产地之间的协调,避免“控产”过程中加剧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