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在城市周边,昔日烟囱林立的取暖方式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供暖。开采数十年的赤峪煤矿关闭多年,井架、厂房,连同各种采煤设备一并清除,煤炭开采史更多地留存在老矿工的口中。
2011年,霍州市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在宏观政策、项目建设等方面将得到优惠、扶持。从那时起,转型就成为这座小城和居民共同面临的课题。
刘建设今年四十出头,但已有20余年的煤矿工作经历。刘建设说,长期在井下挖煤,人渐渐和社会脱节。这种工作令人厌倦。现在,霍州当地几乎无煤可采,少数还在运营的煤矿也是勉力维持。此间,部分人选择跟随霍州煤电集团(简称“霍州煤电”)赴外地继续采煤。
刘建设说,过完年,他会做点小生意。宁可少挣些钱,“也不想当矿工了”。
杨峰的女儿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不久前,他托人把女儿安排进霍州煤电旗下物业公司。虽然煤矿不景气,但其国企背景依然令人艳羡。杨峰说,当地产业单一,离开煤炭似乎没什么行当可做。作为煤矿工人的子弟,刘宝在短期煤矿经历后,选择自主创业。
如今,资源业已枯竭,接续产业还未集群发力。这一现状正深刻影响着当地。
按照常理,春节期间,出租车行业非常兴盛,但是2015年春节例外。出租车司机张斌说,煤炭行业兴盛时,每逢节假日,煤矿工人消费旺盛。随着霍州煤电在当地的衰落,出租车生意缩水严重。
面对产业单一的困境,当地政府也在谋求转型升级。2014年,在霍州市委六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当地官方介绍,霍州正加快产业转型,风能发电,液化天然气项目稳步推进,在现代农业、旅游商贸产业上也多有发力。
当地官方说,霍州获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5年来,获得国家补贴资金超过7亿元人民币,为转型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和政策支撑。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严重依赖煤炭到产业结构合理,这一过程将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