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矿石市场竞争格局或生变

   日期:2014-12-11     浏览:141    评论:0    
核心提示:面对铁矿石低迷的行情以及跌跌不休的铁矿石价格,国际矿石巨头并未偃旗息鼓、减产囤货,反而开启了逆势扩产模式。据媒体报道,未来几年
 面对铁矿石低迷的行情以及“跌跌不休”的铁矿石价格,国际矿石巨头并未偃旗息鼓、减产囤货,反而开启了“逆势扩产”模式。

据媒体报道,未来几年,力拓将其产能从2.9亿吨提高到3.6亿吨;必和必拓则计划到2017年中期将产能从2.25亿吨提高到2.9亿吨;而淡水河谷则要在未来4年将其在巴西卡拉加斯的铁矿石产量由3亿吨扩至4.5亿吨,同时,计划到2018年将销往中国的铁矿石总量翻倍,扩至3亿吨。更有意思的是,部分国内矿企均选择了扩产之路。有消息称,山东一家矿业企业正在谋求扩产;攀钢矿业新增的白马铁矿二期项目,产能也在陆续释放。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国际矿石巨头,还是国内矿山,逆势扩产背后各有算盘,其最终都为了谋生机。

以国际矿石巨头为例,分析人士称,很多大型矿山的大部分支出都是固定成本,以最大规模的产能开工,性价比反而高。即使矿价掉到60~65美元/吨,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山仍有利润空间。在另一层面,一些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的矿山很可能因扛不住铁矿石价格大跌而被迫停产,这反而达到了矿石巨头利用成本优势坐享价格跳水市场所产生的挤出效应的目的。财报显示,力拓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56%,必和必拓公司2013~2014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淡水河谷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2倍。

而在未来,即便铁矿石价格再度下探,国际矿石巨头即便勒紧裤腰下跌,也不会减产、减供。因为一旦减产,立刻会有其他供应商占据这部分市场份额。“拼成本”或将成为未来铁矿石市场的主要基调。

而国内矿山逆势扩产源于自保。“国产矿山扩产的主要是钢厂的自有矿山,如攀钢等钢企。这些钢企使用进口矿需支付一定运费,使用国产矿可在节省部分成本的同时,对原材料供应形成保障。”刘智强说。

“你也扩产,我也扩产,然而作为大客户的中国却适逢经济‘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说,1~10月我国生铁产量5.9952亿吨,同比仅增长0.1%。但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却同比增长16.5%,加之国内各项经济指标均不甚乐观,我国经济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因此,未来铁矿石高需求难以为继。

研究员张琳坦言,在大家都想谋求挤出效应之时,鹿死谁手则难预测。“国际铁矿石寡头竞争局面就此发生改变。”刘智强说。

2014年铁矿石同以往相比已有了“质”的变化。铁矿石价格跌了,矿企好说话了,企业海外投矿了,中国钢企终于硬气了。此时,也难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能说出“三大矿山巨头谁能先满足中方的条件,我们就先跟谁谈定,这也包括了总量的分配”如此硬气的表态。时移世易,铁矿石终于进入了买方市场、中国时间。

这值得欢呼,值得雀跃。但怎奈钢企出海之举踌躇不前。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额226亿美元。到了2013年,这一数据仅为49.11亿美元。而2014年一季度,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额降至9.13亿美元,同比减少48%。难道国内钢企还想坐等矿价高企之时,重归憋屈时代?

几年前不具备海外买矿条件,钢企窝在家中尚可理解,但如今国家给了政策,为中国企业抄底海外矿业资源打开大门。

从目前条件看,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一共取消和下放38项核准权限。其中境外投资领域,除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全部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管理。政策又大幅放宽,提高了企业对外投资的便利性,鼓励企业竞争国际矿业资源,提高国家矿业资源的保障能力。11月17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质性结束,中国私营企业赴澳投资的审查门槛金额从2.48亿澳元提升至10.78亿澳元,已和日本等国的免审门槛一致。随着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持续走强,大宗商品行情陷入低迷大周期,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抄底海外矿业资源的便利条件。

诚然,现在“出海”的路也许艰辛,但从成本角度分析,现在的代价只是几年前中国企业出海收购矿产的几分之一。谁都想掌握先机掌握主动,但机遇稍纵即逝,钢企如何拿捏才是关键。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