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繁荣,一般来说产品的价格都要上涨。作为原料、能源等上游产品的价格,更是呈放大倍数的上涨。近三四年来,我们就见证了石油、铁矿石、铜精矿等大宗原料国际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
经济学同时认为,当某一势力对一种产品的供应量占有一定的比例时,就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
也就是说,这种垄断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还不到50%,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石油的价格。
当然也有例外,稀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拥有稀土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但是在世界市场却没有相应的话语权。最近15年以来,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稀土价格却下降了36%。同时,中国所生产的稀土产品多为低端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只有区区1%~5%。
一个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中国稀土产业到底怎么了?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我国稀土产业研究专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柳正。柳正对中国稀土产业状况、世界稀土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中国稀土产业的见解。
缺专利中国稀土只能“为人做嫁衣”
根据美国矿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稀土氧化物的储量为8900万吨,占世界的59%。中国有关方面估计的数据虽然较低,但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的稀土资源品种较为齐全。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冕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轻稀土元素,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重稀土元素蕴藏丰富。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北、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以包头稀土资源为主、四川稀土资源为辅,构成轻稀土生产体系;南方以江西、广东的离子型稀土矿为主要资源,构成中重稀土生产体系。
目前,中国稀土矿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吨,冶炼加工年处理能力超过16万吨,产品产量和供应量均达到世界总量的90%以上。2005年,中国稀土初级产品产量为11.87万吨,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达到10.39万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
然而,中国生产的稀土产品却主要是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粉等中低端产品,国内使用的高端产品则大部分需要进口。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一直以低、中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5%,而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高级稀土金属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量的25%左右。
研究表明,在稀土产品的价值链上,稀土精矿、新材料和元器件的价值之比为1∶50∶500,中国丰富的资源蕴藏量和巨大的冶炼加工能力实际上是在替人做嫁衣。
稀土产品分为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低端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高端产品)。目前中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独树一帜,但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专利。这些专利不仅代表着技术,还意味着市场和利益,制约了中国稀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
具有“永磁之王”称号的钕铁硼是使用量最大的稀土功能材料,2005年全球产量为5.5万吨,其中3.5万吨为中国生产。但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的技术专利则分别属于日本住友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两家公司还达成协议,规定同类产品若进入日本、美国或欧洲市场,必须同时购买双方的专利,并收取5%的销售提成。
柳正指出,发达国家的企业采取跑马圈地的方式,利用其稀土专利技术优势对中国稀土产业进行扼制,攫取了稀土产品生产的大部分利润。另外,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很多附加值高、价格昂贵的高端稀土产品,中国企业没有权利进行生产加工,国际市场份额也被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
缺战略国外公司“一单发百家”控制市场
世界稀土消费市场比较集中,目前已形成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美国和欧洲四大消费市场,其稀土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稀土消费总量的35%、28%、20%和13%。
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因此从稀土的供求关系中便可以分析出稀土的价格状态和走势。2004年,世界稀土市场的需求总量为8.8万吨,而供应总量却达到了12.39万吨,其中中国的消费量为3.34万吨、产量达到9.83万吨。
柳正指出,从以上两组数字不难看出,世界稀土的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因此势必造成价格低迷。同时,中国的稀土大部分用于出口,并造成了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稀土价格比较高,大量资金涌入稀土行业,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冶炼厂,再加上上千家民营或私人大小矿点的一哄而上,使得中国的稀土总产量急剧增加、出口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从1990~2005年,中国的稀土产量由1.6万吨增加到11.87万吨,年均增长14.3%。
柳正说,由于中国的稀土出口量过大,且出口秩序混乱,导致国际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稀土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而且,中国的初级稀土生产厂有100多家,而国外的进口商只有那么几家,造成进口商“一单发百家”、而中国供应商则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一落再落,目前已经被压低到最高价格时的64%。
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一些稀土资源稀缺的国家则趁中国出口厂家低价竞销之机大量购买,增加储备。美国从1999年开始停止开采本国的稀土矿,全部从中国购买。日本从中国采购稀土精矿以后,将其沉如海底以备日后使用。
因此,尽管最近几年中国对稀土出口加以宏观调控,限制稀土大量出口,但成效甚微。每当稀土价格略有上涨时,外商就停止采购使用库存,中国企业则由于承受不了库存的压力而再次降价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缺话语权加强资源控制建立价格联动机制
如何加强出口管理使中国企业充分享受市场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是中国稀土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柳正建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矿山开发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稀土生产总量。中国稀土出口价格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稀土冶炼分离能力过大、重复建设严重,从而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因此,要加强各省在稀土总量控制上的联合行动以打破省区界限,通过加大矿山开发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稀土生产总量。此外,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配额分配不足,因此制定生产总量指标应当主要以出口总量指标为依据。
二是加强出口管理,继续实行出口总量控制。出口总量指标应当根据世界稀土供求状况以及国内稀土生产情况而定,控制出口总量应坚持采用配额管理制度的办法,继续严格按规定发放稀土产品出口许可证。同时,海关要对稀土产品的出口进行监管,严格限制各类稀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禁止中、重稀土初级产品出口。另外,可以适当采取其他经济手段,如征收特种矿产资源税等加以补充和完善。
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是促进中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自1998年实行以来,其对限制低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调整稀土产品出口结构、促进稀土产业链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原有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尤其是在出口配额的分配办法方面弊端更为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稀土产业发展的需要。
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稀土产品出口管理目录,调整出口配额管理范围。目录可以包括三类:禁止类,主要稀土精矿等初级产品一律不得出口;限制类,如氧化物和金属,对这类产品实行出口配额管理;鼓励类,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应该取消出口限制。此外,稀土出口配额的发放应当向资源产地和重点生产企业倾斜。
三是争取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话语权。稀土行业有必要采取联合行动成立价格联盟、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实行一致的限产和提价措施统一价格、一致对外。国家有关部门可设立稀土专卖局,对钕、镨、铕、铽、镝等在稀土市场起风向标作用的稀土元素实行专卖,采取稳定价格的措施,打破国外稀土商家对市场的控制。作为治本之策,稀土行业必须通过联合与重组的方式,抓紧组建由大型企业为龙头的稀土集团,使稀土行业尽快形成几个跨地区、跨所有制,集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以彻底摆脱困境。
缺创新要从战略高度谋求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中国稀土资源优势难以发挥,除了价格上受制于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少自己高附加值产品的知识产权,企业始终处于稀土产业链的低端。柳正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目前我国稀土应用开发的研究人员虽然较多,但力量分散,近6000名科研人员分散在数百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二是在稀土高新产品应用材料技术研发上投入少,有限的科研经费又比较分散;三是我国稀土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薄弱。
柳正分析认为,稀土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稀土的新产品、新市场开发,是随稀土应用技术的开发而发展的。因此,要使中国稀土产业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高端,首先要整合目前的科研力量,加大国家财政对稀土开发应用的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快稀土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要把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鼓励稀土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同时,稀土企业也应该从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高度谋发展:一是要加快稀土选矿、分离等生产领域的技术开发,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再生回收等技术的研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稀土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进步。
柳正说,中国稀土产业整体经济效益较低,根本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开发能力不够,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技术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应用产品(如高综合性能稀土贮氢合金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型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电子陶瓷、高性能稀土光学玻璃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等),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形成产业链,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如可以由几家大型企业自筹资金建立稀土科学发展基金,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为稀土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