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10月西部不少省份工业增速下降。其中新疆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9%,大大低于9月的10.4%。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7.5%,比9月份的6.9%有增加,但比起8月份的11%增速,则有着显著下降,另外云南、甘肃、青海10月份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分别是6.5%、8.3%、4.8%,保持低位。
同时,也有一些省份继续保持高位,如重庆、贵州和陕西,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2.9%、10.2%、10%,保持高位。
为什么西部工业出现这么大的分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戒骄对此认为,这与各地的工业发展模式不同有关。
“陕西、重庆属于现代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而有些省份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遭遇煤炭、石油价格下跌,经济受影响很大,需要尽快转型。”他说。
西部工业分化加剧
10月西部各省份的工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形。
其中重庆10月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为12.9%,比上个月的10.6%有着明显加快;贵州、陕西10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0.2%、10%,相比9月的11%、11.7%,仍保持高位。
但是,也有很多省份工业增速大幅放慢。
10月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9%,比上月的10.4%降幅较大。青海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8%,比上月的3.9%,8月的1.8%有好转,但是相比7月9.1%增速,6月的11.6%增速,显示出工业整体放慢的态势。
广西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7.5%,尽管高于9月的6.9%,但是相比8月的11%,以及之前多月的两位数增速,则显示该地的工业正在步入新的低速时期。
贵州与云南相连,陕西与新疆都是资源型省份,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情况?陕西社科院学术委副主任张宝通认为,各地尽管距离很近,但产业结构完全不一样。
“新疆、青海大部分产业都属于能源基础性产业,所以经济一下滑,对于能源型产业的影响比较大,而陕西、重庆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相比来说所受到的影响小。”他说。
资源型产业需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西部有些地方工业不受大环境影响,主要是其发展了不少高附加值产业。
比如重庆发展快,主要是笔记本等产业发展良好。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939.51亿元,增长23.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4%,企业产销率达到97.6%。
前三季度,重庆共生产微型计算机4585.16万台,同比增长15.5%,其中笔记本4512.49万台,增长16.6%;汽车187.15万辆,增长24.3%,其中轿车82.64万辆,增长17.1%;水泥4701.88万吨,增长10.5%;铝材90.63万吨,增长15.3%。
而新疆、广西的重工业受影响较大,一些产业减产严重,比如广西今年10月钢材产量为294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306万吨;10月水泥产量为1019万吨,也低于去年同期的1072万吨。其生铁、平板玻璃、有色金属也是同比负增长。
根据了解,新疆10月钢铁、生铁、有色仍在快速增长,但是水泥产量是负增长。10月该地水泥产量为508.6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528万吨。
有专家指出,目前新疆钢铁产能过剩,需求只有1000万吨,而产能则有2000万吨。
新疆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处长袁学海认为,新疆已经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新疆的棉花、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希望就地发展棉纺织业、服装加工业,但是原产地与销售地之间的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
他还表示,有些浓缩型的饮料可从新疆运输到沿海再加工,“但如果单纯运输饮料,则没有成本优势。”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据了解,目前全国建筑钢材每吨2500元左右,但是如果从新疆运输到上海,光运输成本每吨就达数百元。
目前云南、广西等地都开始寻找新的产业,来代替原先的资源能源产业。
如广西防城港的钢铁项目。该项目占地几十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00多亿,年产钢铁1000多万吨。不过由于距离该市几百公里之外的广东湛江的1000万吨钢铁项目明年将投产,由武钢投资的防城港钢铁项目必要性进一步下降。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许中波认为,像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以后可以转为做石化。
广西社科院工业所所长姚华指出,广西近年来从珠三角吸引到了一些电子产业,发展不错,这是一个新的趋势。广西原先的资源和原材料产业,面临延长产业链的问题。“这些行业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加工。”他说。(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