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化解产能过剩
统计显示,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连续34个月超过3亿吨,其中煤矿库存1.1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1月~8月,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46%,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近70%。部分省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一些企业经营严重困难,资金周转十分紧张。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严天科在通气会上指出,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消费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加上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煤炭市场空间逐步缩减。
严天科指出,国内煤炭供应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能出现了结构性过剩。
经分析,煤炭行业困局若持续加剧,将给安全生产和长期煤炭供应带来严重隐患,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国家煤矿安监局行管司副司长孙庆国表示,煤炭消费市场趋冷,为保证煤矿企业效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超能力生产,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
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全国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不安全生产的产能达到几亿吨。严天科指出,如果把这部分产能产量压下来,严格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就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煤炭供大于求的问题,进而推动煤炭行业困难局面的改善。
针对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四部门认为制止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不安全生产,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及有关部门,建立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孙庆国介绍,煤监局已分别对大型央企和20个重要产煤地区和省份进行了有关违规建设、超能力生产和安全生产的大检查,目前检查正处于总结阶段。下一步将开展重点地区的督导巡查,继续加大对违规煤矿企业的打击力度。同时,他认为,从长远看,煤炭企业脱困必须经过化解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建立退出机制,从而调整煤炭行业结构,促进煤炭行业从根本上实现脱困。
除了政府部门出台措施助企业脱困,煤矿业自身的自律、诚信,对于解决困境同样重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指出,未来将通过加强市场监测和行业会商协调,动员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调控产量。神华集团7月底宣布开始限产减销,今年将限产5000万吨,减销6000万吨。8月份中煤集团生产计划比原计划减少300万吨,减幅17.44%。8月1日~10日完成原煤产量449.4万吨,比原计划减少106万吨,减幅达19%。同时,他强调,将来逐步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以诚信机制约束企业规范生产。在管理上更加注重信用约束和社会监督,逐步建立煤炭企业信用体系,加强行业自律。
标本兼治推动煤矿业深刻调整
有关部门要求所有煤矿企业须签订煤矿生产承诺书,对产能进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政府部门核查。严天科介绍,截至目前,25个产煤盛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已经分7批办理了产能公告手续,共计6816个煤矿5925份承诺书在网上进行公示。中国网、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四家网站负责公布企业产能及举报电话和邮箱。经过多方努力,煤炭产量、进口和价格已开始出现积极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巡视员许之敏指出,煤炭业脱困需标本兼治。除了规范生产,四部门还将限制劣质煤流通和使用、严格煤矿准入标准,以及通过一系列配套管理改革措施,通过对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持续地推动煤矿业进行深刻调整。
他指出,此次脱困工作不再沿用过去行政色彩浓厚的手段,而是更注重对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例如通过资源税计价从征改革、研究制定《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限制劣质煤的使用,研究建立老国企、落后煤矿企业退出机制,从根本上调整煤矿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