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激增》的文章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计算,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即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今年上半年总计冲销和转出469.1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是去年同期220.7亿元规模的两倍多。这说明国有银行在考虑到未来仍会出现更多不良贷款后纷纷设法清理账目。
即便如此,截至6月底,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总计423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五大行的利润增长也有所放缓。
中国整个银行业内的不良贷款水平从其总的资产组合看依然较低。然而,随着经济增长降温令借款人偿债能力受到打击,预计这一水平将会攀升。
中国监管机构近年来已敦促银行在收益依然足够强劲的情况下削减更多不良贷款,政府也放宽了减记管制。
今年上半年五大行净利润合计5092.9亿元,同比增长9%,但增幅远低于中国经济景气年份通常达到的20%的水平。不过按照国际标准,五大行上半年利润表现仍然强劲。
上一次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爆发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成立了几家所谓坏账银行来吸纳四大国有银行约1.3万亿元的坏账,此举使国有银行摆脱亏损并在之后得以上市。
为避免未来成本高昂的救助,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银行提早清理问题资产。
中国最近已允许五个地方政府建立坏账银行,从当地银行吸收不良贷款。这五家坏账银行分别位于上海、安徽、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些地方位于华东和华南这两个银行业不良贷款集中区。银行业称,钢铁贸易、制造业和小企业的不良贷款正在上升,这些领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努力的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