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产量占世界比率逐年上升,钢市却持续低迷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产钢产量排名世界第一,钢产量从2000年的128500千吨到去年的779000千吨,增加了6倍有余。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率十多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5.16%上升到了2013年的48.47%。伴随着产量的连年增长,另一方面目前钢材价格指数在下降,目前中钢协公布的钢材价格指数为96左右,低于20年前即1994年一季度钢材价格,这种现象较为少见,因为我国钢铁行业这些年来依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1994年我国人均产钢量只有30多公斤,目前达到400多公斤,劳动生产率提高10多倍,可以说当前钢材价格已经处于极低的水平,预计后期下降空间不大,但是否能够反弹还需要依赖于行业整体的经营状况。最后钢市资金压力持续紧张,银行对钢厂、钢贸商信贷大幅收紧。截止2013年末,上海银行业钢贸贷款余额已被压缩到800多亿元,2013年末授信余额比2012年末、2011年末分别下降了46%和62%。
仔细分析当前钢铁行业内、外部,不难发现也呈现出众多积极因素。从内部看,首先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包括内部财务制度改革、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等等,其次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得到一定的抑制,最后企业开始真正重视品种优势和产品质量,重视环保,组建研发队伍。从外部看,政府转变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转变为过程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原材料供大于求有利于钢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就是钢铁产业下游用户产业升级加快,汽车业、建筑业和交通业(包括港口、公路、桥梁、铁路建设等)对钢材需求具有较大影响。部分钢铁下游行业对钢材需求的数量上增幅放缓甚至停止增加,但对钢材需求的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高强汽车板和造船板的需求增速很快。
同时通过近几年,钢铁行业市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北京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和新加波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年交易量合计为5000-6000万吨,与普氏指数的采样依据差不多,其公开透明的价格可以逐步取代普氏指数;钢铁产业链上的主要原料和成品的期货合约都已经上市交易,为钢铁企业提供了运用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开始快速发展,这将对钢厂的定价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真抓实干,积极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开展产业链建设
综上所述,钢市的积极因素让我们看到中国钢铁行业还是非常有希望走出困境,那么具体到每一家钢企的发展,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拓高附加值钢材国际市场,调整出口品种结构,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双高产品出口,在出口金额不降的情况下,减少原料消耗,同时要逐步减少低附加值钢材出口。应当明确,大量使用高价进口铁矿石去出口低附加值钢材不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
那么从政府层面,必须加强从铁矿石供应开始的钢铁产业链建设,鉴于目前进口铁矿石高度垄断的局面,钢铁企业提高铁矿石自给率是保持原料稳定供应,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继续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获取海外铁矿石资源,加快实施铁矿石多元进口战略;另一方面加快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