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为何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当中如何兼顾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淘汰落后产能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又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随着今年春节后一声爆破巨响,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一座投资2400万修建的水泥厂房、生产线、烘干线等生产设备在十几秒被全部炸掉了,看到亲手建起的厂房在眼前瞬间消失,河北恒达鑫公司总经理仇现住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仇现住:你看现在这个雾霾,台政策你总得响应吧,这又不是光我自己,你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了,那只能退一步。
河北省平山县、鹿泉市一带曾经是著名的水泥产业集中地。一年水泥产量就够省会石家庄用上两、三年。产能过剩致使企业效益低下,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此,河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产能过剩。
平山县工信局局长范世雄:今天这批企业拆除以后,我们现在除保留一家特种水泥以外,就没有水泥厂了。
出现在工业大省河北的场面,只是全国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为什么国家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上升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高度呢?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解释说,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的产能利用率均不到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特别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不当介入,使产能过剩已经超出了市场竞争的正常范围。
黄群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会加剧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行业的亏损面扩大,影响产业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引发企业职工失业、金融机构的一些不良资产增加等等一些问题,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为调整产业结构,今年以来,多部门共同制定并颁布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同时,国务院印发《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工信部产业司司长冯飞介绍,作为看不见的手,市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冯飞:因为不是政府可以做主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意愿,但是真正的兼并重组的主体不是政府在那“拉郎配”。靠行政手段来推进,没有时间表,市场来决定。
作为看得见的“手”,政策调控也在化解产能过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信部近日公布了今年第一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对涉及淘汰的15个行业、1181家企业直接“点名”,毫不含糊。其中水泥行业以381家企业居首,工信部明确要求,名单内企业的生产线要在今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
郑立新:我们主动的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淘汰落后和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力度。在这方面,我们今年分解落实了2014年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的工作任务,继续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
黄群慧以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为例,他说,原本判断钢铁的落后产能标准是高炉的容量,但现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看能耗、污染和安全指标。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去引导产业升级,化解产能过剩。
黄群慧:政府也在用有效的手段,而这种有效的手段是基于标准和基于产业政策来引导做这些工作,化解产能过剩,即使在操作过程当中如果坚持了这种市场和政府有效地结合,将来应该是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的状态。
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化解产能过剩成效如何?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郑立新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将淘汰炼铁6900万吨、炼钢7500万吨、水泥5.6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提前一年完成原定的“十二五”淘汰任务。
郑立新:上半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资增幅回落,钢铁、有色冶炼投资分别下降12.8%和7.3%,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投资分别下降9.7个百分点和4%,煤炭行业和冶金行业的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了3.8和3.4个百分点。
随着一些地方钢铁、水泥企业的关停,一些地方经济发展速度也出现较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河北GDP仅增长5.8%,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45.1%,同比骤降超两成。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目前更需要提质增效。上半年,工业增速同比增长8.8%,比去年同期9.3%的增速略有降低,但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阵痛”之后,中国经济将迈上新台阶。
张立群: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必须要转变。从过去的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更重要的阶段,向着单位GDP的含金量来迈进,所以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增长速度的高和低,当然没有速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增长质量和内涵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