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铿: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七点看法
之所以提“新型城镇化”,是针对老的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而来的。那么老的城镇化的问题是什么呢?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两点:一是迷信大城市的所谓辐射作用,片面地建大城市,搞城市圈、城市带;二是剥夺农民的利益,用土地财政大搞造城运动。这两个问题引起、形成了三个结果或者是恶果。一是城市居民二元化,我们城乡二元化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进一步严重,又产生了城市居民的二元化,即市民与农民工。二是城市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空气非常不好,经常雾霾。三是社会矛盾凸显。强拆强建,引起的社会矛盾非常多。
那么究竟怎样在“新”字上下功夫呢?我有七个观点。
第一、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必要的。有许多人把城镇化当中形成的问题,归结为我们的城镇化太快了。其实,中国的城镇化要加快,因为我们的实际城镇化率不到35%。我在今年上半年和去年讲这个数字的时候,心里也在打鼓,现在我不打鼓了。因为李克强同志讲了这个数据。我的依据是什么呢?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52%,前年人口普查,我们有两亿六千三百万城市流动人口——农民工。他们没有城市的社会保障,孩子上学有问题、医疗有问题,没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所以他们不是市民。如果把这个刨除,这35年实际城镇化率不到35%。邓小平同志提出过我们在2050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呢?学界基本上指像韩国和中国的台湾省这样的水平。这两个地方的统计局长我都很熟,他们去年上半年告诉我,不约而同这两个地方的农村人口是12.5%,也就是说他们的城镇化率是87.5%。更不用说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都在95%以上了。我们在统计中把在城里面住了或者是流动了6个月以上,就算是城市居民了。52%和53%就是这么得出来的。我们不加快城镇化,要想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不可能的。
第二、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产业,做到人的城镇化。如果没有产业,那就没有非农的就业岗位,没有非农的就业岗位,就不可能成为城市人口。所以说,要真正地摘掉农民工的帽子,得创造更多的非农的就业岗位。只有把产业发展放在核心的位置,才能真正做到城镇化。
第三、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必须重心向下。要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的差距,这是我们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任务。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让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今年春节的时候,李克强同志在湖北的恩施看望回乡过年的农民工,他讲了一句话,我们要争取让你们在家门口就业。这应该是城镇化的方向,不是一味地搞大城市,不是一味地强调城市的辐射力。
第四、坚决反对造城运动,防止大建新城之风。当李克强同志提出城镇化是今后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之后,学界和政界的理解非常混乱。我们有一个学者一下就想出了一个40万亿的投资计划。造城运动之风实际上现在在各个地方游动。习近平同志7月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讲经济形势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他说最近调查12个省,省会城市规划了55个新城,144个地级市规划了200个新城,161个县级市规划了67个新城。新城的占地面积超过老城的一半以上,规划用地的面积大得惊人。其实由发展大城市向发展小城市这个方向走,已是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两百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一个特大的伦敦市,伦敦的雾霾唤醒了欧洲人。在19世纪末,社会学家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化城市思想”,他构想的城市周边都是农村,范围大约是6000亩地,一般是3万人的规模,有齐全的产业和生活设施。尽管一百多年来欧洲的城镇化并不是按他这样机械地走,但是这个思想影响了欧洲的城镇化。现在的西欧除了伦敦和巴黎,再也没有特大城市了,而是田园化的小城镇,非常优美。
第五、城镇化要因地制宜,自然形成。既要有规划又要靠市场,不要先入为主。哪儿宜居,哪儿不宜居;哪儿宜城,哪儿不宜城,先入为主是不行的。1867年前的阿拉斯加,大概是三四块钱一平方公里。那个时候谁想到那个地方宜居呢?没想到。现在应该说是宜居的。50多年前美国中部的拉斯维加斯谁想到是宜城呢?没有,但它就成了宜城的地方。所以情况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不要先入为主,哪儿宜居、哪儿宜城,要按照经济规律自然形成。但是这里面包含有一句话,政府还是要做规划。
第六、城镇化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进一步地城镇化。日本的城镇化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它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做研究的同志可能会知道,日本的新农村建设前后进行了33-35年。上个世纪的50年代提出来新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解决农产品匮乏的问题;第二个阶段解决真正的农业现代化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明确地提出了城镇化。怎样城镇化呢?要把产业引向农村。一个最有名的法律叫《把工业引进农村促进法》,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的宜居的小城镇。所以日本现在除了东京之外,其他的地方没有扩张了。但是它的农村,我去了好几个地方,变化令人惊讶。所以必须把农业现代化当作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把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七、大城市要消肿,要为新型城市输送科技、医疗等优质资源。北京的天气不好、房价这么高,为什么有人拼命要来?优质的社会资源太多了。最好的大学在那儿,最好的中小学在那儿,最好的医院在那儿,最有名的学者、科学家在那儿。所以必须要有政策,把优质资源向下面引。对大城市的消肿,发达国家也做过了。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美国发现它东部地区资源太集中了,城市太大了,就对纽约等城市消肿,两年之内纽约消肿20%。所以,对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不仅是要控制规模,更重要的是要用工资政策、税收政策,把优质资源向中西部转移,这样,全国各地宜居宜城的地方,才能不断发展成城镇和城市。(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