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家银行支行长“倒下” 祸起钢贸不良贷款
本报新近获悉,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因钢贸市场融资黑洞被撤职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支行行长多达十名左右。如此多的支行行长因经营中的同一种风险而断送前程,这在江苏金融发展历史上较为罕见。
2013年1-6月,江苏新增不良贷款182亿元,成为同期全国新增不良最多的省份,而钢贸市场则成为了这些不良贷款的主要集中领域。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江苏钢贸市场不良贷款余额为2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2.3%,较年初上升23.3个百分点,且尚有部分贷款为关注类。特别是,在江苏的5家大型银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中,钢贸贷款占到55.8%,预计后期新的不良仍会继续增加。
为有效化解钢贸市场授信风险,江苏最近提出了“依托政府、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债务重组”的处置思路。在针对位于镇江的扬中钢贸市场(江苏联统金属物流公司)不良贷款重组中,将不良贷款打包接盘的主体均是地方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
行长深陷“关联关系”
本报获悉,由于与钢贸行业相关的贷款问题,截至目前,被免职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支行行长涉及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省内的江苏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有江苏省金融维稳办官员向记者表示,钢贸市场的投资者对银行放贷人员和负责人采取了诸多“软措施”,有不少人被对方捏住了把柄,“出事的不少银行人士,多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这位官员介绍,比如,工商银行淮安分行原副行长秦某被查处一案,就涉嫌在与区域内钢贸市场贷款发放中收取贿赂,而与之同时被免的还有两个支行行长。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闫海峰分析称,银行对钢贸企业授信尤其注重现金流和贷款用途约定,但资金暗箱操作再加上各家银行竞争,中间缺乏沟通,使得资金流向更加难以确定,加大了银行授信审查和日常监管的难度。
从江苏近几年查处的案例和记者多方采访发现,钢贸市场采取多种加强担保方式,以满足银行的放贷要求,在钢材市场融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模式。
第一种是将自有土地、房产等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第二则是从“大公司”筹借钢材向银行质押申请贷款;第三是通过向钢材市场缴纳保证金,寻求钢材市场提供保证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第四种,则是寻求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
江苏省银监局一位人士向记者分析,钢贸市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力,与银行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且钢贸市场辅以“封闭运作”模式,通过结算中心将入库出库的货物按规格有序录入仓储管理系统,做到出入库的统一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因此,“这种担保方式能够得到银行的认可。”
某银行高管坦承,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钢贸市场运作需要大量资金维持,从银行角度看,对其授信中收取的保证金存款能够迅速增加,综合收益也挺高,因此银行都会抢占区域内的钢贸市场。
上述高管表示:“对银行而言,诱惑相当大”。假设某地区的钢贸市场融资规模为1000亿元,如果平均成本按15%计算,银行能够取得近150亿元的丰厚回报,这种“相互促进非常明显。”
本报获得的一份内部材料显示,以苏南某市的一家钢贸市场为例,截至2013年上半年共有6家商业银行共融资约8亿元。
多家银行对区域内同一家钢贸市场授信,就形成了多头贷款。其中,各家银行的担保条件几乎一致。
上述高管向记者分析,客观上,钢贸市场的投资者、融资方、交易对方及担保方存在非常复杂的关联关系,银行很难实时跟踪资金流向,甚至有的钢贸企业上下游客户均在市场内,很容易制作各种假交易合同。
化解尝试:债务平移国企
为有效化解钢贸市场授信风险,江苏最近提出了“依托政府、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债务重组”的处置思路。在此基础上,位于镇江的扬中钢贸市场(江苏联统金属物流公司)不良贷款重组,走在前列。
扬中钢贸市场不良化解中,2.34亿元不良贷款重组,盘活不良贷款15000万元,预计贷款最终受偿率将超过82%。
但事实上,这一做法仍有议论之处。地方为此开过20多次协调会。
扬中钢贸市场内共有商户103户,其中92户欠贷23354万元,涉及中国银行镇江分行、交通银行镇江分行、民生银行镇江支行、邮储银行镇江分行和扬中农商行等5家银行,除民生银行以联统置业全部资产抵押外,其余各行均为担保、联保和动产质押贷款。
经地方政府努力,制定了“落实承贷主体——签定处置协议——实施债务平移”的债务重组处置路径。其中,地方国有企业——江苏大行临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承贷主体,对钢贸市场资产实行收购,并承担对应债务。
地方人士告诉本报,由于钢贸市场投资方之一的联统置业总价值为11402.32万元的土地、房产和行吊等地面附属设备已全部抵押给了民生银行,但经过协调,“该支行从大局出发,同意放弃上述资产的抵押权,将上述全部资产转让给大行公司。”
基于钢贸市场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继续追究其担保责任已无实际意义,地方政府建议,“各参贷行免除联统置业、联统物流和大扬担保的担保责任。”
最终,由各参贷银行向大行公司发放贷款15000万元,并由扬中城投提供保证担保,由大行公司收购钢贸市场内的全部资产,各参贷行按受偿金额分别收回钢贸市场逾期贷款共15000万元,对应扣还商户贷款的债权交由大行公司追索。
不过协调中规定,各参贷行不得将该部分债权转让或采用非法手段追缴。各行未得到受偿部分的贷款,由各行自行完善抵押担保措施,向商户及其他担保人继续进行追偿。
有金融从业者认为,在这一化解过程中,大行公司和扬中城投,均是地方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将不良贷款打包接盘,可能意味着把风险从市场行为转为了政府行为,“担心最终可能仍由纳税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