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模式再报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个被誉为“南海不倒翁”的倔强老头,是解放以来广东省任职时间最长的厂长,如今是兴发铝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铝业)董事长。24年沧海桑田,罗苏将兴发铝业带到“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第一名”的高位——自2003年起定格于此,2007年兴发铝业销售额为21.49亿元,生产规模较创立之初成长100倍。
述览改革开放三十年珠三角的成就,作为“南海模式”的一个标本,兴发铝业仅仅是一个起始的镜像,其背后整个佛山市南海区的铝型材业成绩闪亮得令人眩晕:这块面积仅为1073.82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没有出厂一吨的铝土,但却出产了全国60%的铝型材,并涌现出如坚美、亚洲铝业、凤铝等诸多中国知名品牌,组构成中国铝型材与其相关行业的物资供应和配套商务体系最完善和发达的铝型材基地,同时亦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铝型材产业基地。有
1984年之前的南海,并没有一家铝型材加工企业,兴发铝业是最早的一批吃螃蟹者。
“南海有这样的一个氛围,本地的领导敢想敢干。”罗苏回忆,铝型材项目当时均由国有大企操盘,民营资本并无碰触。彼时,南庄镇政府看行业的发展前景,在邀请专家的论证之后,迅速决定立项上马一个建镇以来投资最大的铝型材厂。
当时广东省只有两家国营铝材厂,一家是广东省铝型材加工厂,另一家则为广东省有色金属加工厂。在经过反复甄选之后,先前经营7家工厂而从未亏损过的罗苏被南庄镇政府抬上筹建新厂的桌面。
“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瞎子摸象中,内心备受煎熬。”罗苏当年46岁,无论自己,抑或是南庄镇均未有兴建铝型材厂经验,且当时对兴发铝业的设计产能是1500吨,此远远大过上述两大国有企业的产能,两大国企最大一家仅为1300吨。
凭借着自己先前办厂与银行堆垒下的良好信誉,罗苏从农行南海分行融到了500万的款项;南海县对罗苏倾以巨力支持,当时的南海县县长周日芳与南庄镇委书记范启亨亲自跑到中行,为其融到70万美元,由是促成兴发铝业于1984年10月筹建,并于1985年5月成立。
在1984年的历史洪流中,与兴发铝业同载入史册节点的是,南海大沥镇人邝锦华和梁妁林在该年冬天将设在深圳宝安的铝厂迁回大沥,开办谢边型材厂,由此成为南海铝型材产业的发端。
在综合开发研究院秘书长郭万达看来,南海铝型材产业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放权之下,呈现出集体与民营企业齐头并进之局,集体企业在机制上、市场反应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并无二致,同时也展现出与东莞“三来一补”模式不同的特征,“不是外资模式,而是草根内生,且直接引进的是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迅速与国际标准接轨”。
与郭的说法形成佐应的是,八十年代后期,南海对民营经济实行“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扶持、方向上引导、法律上保护”的开明方针。1991年时南海就有铝型材和铝制品企业335家,年产值4亿多元,民营与集体已“两分天下”。
在后来与兴发铝业一起步入“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榜单中,凤铝、亚洲铝业、坚美同在90年代初涌现,其创立时点分别为:1991、1992、1993年。
“中国铝型材工业前20多年,计划经济打基础,从哈尔滨东轻开始;近20年市场经济大发展,从广东南海开创先河。”南海区委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谢晓云分析,机制方面的破局,助推了南海铝型材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占有等方面的整体进步。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著名的南巡讲话为启动点,整个90年代中期,南海政府在发展规模型和混合型经济同时,开始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转制。
“在80年代的政策环境下,许多的民营经济就是依附在集体经济下面带帽发展。”据南海铝业协会一位当年参与改制的人士介绍,90年代中期政府主动给民营“摘帽”,当时已改为市的南海对集体企业的改制采取的是公开拍卖的方式,要求镇办企业全部卖出,溢价高者得之。此种改制方式,虽令国有资本部分退出,但政府从中获益匪浅。
1998年8月,南庄镇开始拍卖镇办集体企业。这场轰轰烈烈的由政府推动的“私有化”改造,以1992为开端,1998年前后达到高潮,至2006年方算完成征程。2006年,亚洲铝业董市长邝美珍以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方式,出资30.4亿港元,最终完成为后来津津乐道且载入哈佛MBA教材的“私有化”。
兴发铝业却在最初的“私有化”大潮中触礁。在历时4个多月的南庄制集体企业拍卖过程中,近乎所有的企业均易主,惟独兴发铝业连续两次流拍。“4.2亿盘子,是改制中最大的企业,没人敢出手。”忆起当年改制艰苦,禅城区第一届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周敏中唏叹不已。
“当时的镇党书记陈荣禧、镇长罗就成找到了我,希望我买下兴发,但我当时没有钱哪。”罗苏回忆,当时的时间为1998年岁末,其同意如果银行愿意提供贷款便买下兴发。
该年,陈荣禧与罗就成随后打报告给当时的南海市委书记邓耀华。邓迅速拍板:给罗苏!
“那一年我转眼成了‘负翁’。”罗苏说,4.2亿,拆分起来,自己与其它三个股东出2000万,借款银行2.5亿,镇政府负担1.4亿——由购买者分5年还清,一夜之间负债3.9亿。60岁的花甲之年,“站在事业与退休的十字路口,最终完成人生最大转折”。
“人生另一大心愿的完成,在于将兴发铝业托入资本市场。”2001年在与原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一番深谈之后,罗苏遂定下上市心愿。
兴发铝业上市之前,同样位处南海的亚洲铝业已于1998年完成上市计划,而当时亚洲铝业的身份为“集体企业”,凤铝、坚铝方面亦传出上市的呼声。
产能的扩张,除却中国市场连续三年20%的增长需求外,更需直面世界级铝型材巨头的挑战。全球最大的铝挤压公司萨帕集团(Sapa)于今年2月发出公告,称该公司将收购中国铝加工行业知名企业广东金桥铝材集团,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而在萨帕之前,海德鲁、加铝、日本轻金属、新加坡麦达斯、马来西亚齐力集团等外国公司都已经在国内建立了铝挤压企业。
2001年上半年,属意兴发铝业已久的世界第二大铝业巨头美铝提出收购兴发铝业80%的股权,双方为执股多少陷入谈判胶着,但随后因美国911事件搁浅。
“如果美铝或是其它的巨头再过来谈,兴发还是可以卖的。”罗苏称,其最多只能转让兴发铝业70%的股权,30%作为事业基底。多年事业起伏沉淀,让其领悟名分并不重要,“这个企业的最终发展才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