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货运改革,铁路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
自今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以来,中国铁路去向何处,备受关注。铁路货运改革被选为铁路运输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可谓选对路。
补足物流短板呼唤铁路货运改革。我国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分别约占GDP的18%、9%,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尽管铁路拥有大运量、低运价、全天候的竞争优势,但全社会每天申请铁路车皮的满足率还不足一半,导致了“汽车长途拉煤”等运输怪象,还造成了拥堵、污染、安全事故等其他社会问题。
破解效益难题也需要铁路货运改革。长期以来,铁路收入都是“以货补客”。然而,近些年来,尽管营业里程逐年增长、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铁路在大交通中的市场份额却不升反降。2012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中的比重已从1991年的39.2%下降到16.8%;铁路运输收入增长率从2011年的12.14%骤降到5.42%;运输成本则同比增长16.98%。无论是市场的痛失,还是效益下滑,均与其运输组织与市场需求脱节息息相关。
通过深化货运改革,让“铁老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追回市场“老大”的地位,这不仅选对了路,还踩准了点。近些年新建铁路逐步成网,既有铁路电气化率逐年提升,铁路整体运力大幅增加,为实施货运改革、敞开收货提供了基础。此外,目前社会物流需求略有减弱,特别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运输需求疲软,也为铁路运力腾出一定空间,从客观上降低了改革推行的难度。
然而,铁路货运改革不仅是铁路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更是艰难的一步。铁路货运长期存在手续繁杂、组织脱节、收费混乱和运力分配不够透明等问题,涉及机构多、人员杂,成了一本算不清、改不动的烂账。让习惯了冷脸子、批条子的“铁老大”,转型为热心肠、跑腿忙的“店小二”,让装进私人口袋的公家利益回流,实非易事。也因此,改变“车皮难求”,不仅是运力挖潜的问题,更是触及既有利益格局的命题。不仅需要坚不可摧的改革决心,更需要攻城拔寨、雷厉风行的改革手段,需要改革机构设置、再造工作流程、创新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内部大手术。
值得肯定的是,与铁路货运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机构改革、资源整合、人员转岗,已在全国各个铁路局推行,反响良好,说明这第一步迈得不错。然而,与其他改革一样,铁路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在推进改革、赢得市场的同时,防止内部恶性竞争,防范运输安全事故,既是铁路应汲取的历史教训,也是新一轮改革路上的重大考验。
愿中国铁路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勇当新一轮改革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