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高环保标准可淘汰5000万吨钢铁产能
5月21日,全国工商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在其官网刊发了名誉会长赵喜子,关于解决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看法。
赵喜子表示,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仍属于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由于金融危机在缓慢复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用钢峰值还没有完全到顶或正接近峰值,钢铁产能目前还没有到绝对过剩的程度。
但是,由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竞争,价格下滑、进口矿价位高企、企业效益长时间处于亏损边缘的恶果,已经使钢铁企业跌入困境,不能自拔。
据其介绍,去年底,我国钢铁产能为9.7亿吨,去年下半年正在设计和规划的项目共460个(投资约3500亿元),这些项目如果兑现,将新增产能4400万吨左右,其中落到2013年的估计2200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会达到10亿吨产能,2014年会达到10.3亿吨。
但面对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政府层面的市场手段失灵;行政手段难以凑效;而碍于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法律手段基本没派上用场。
他指出,行政手段过去主要控制项目审批和抬高装备政策门槛,企图将门槛外的作为落后产能淘汰,将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淘汰出局,以达到控制产能的目的。但结果是,“拆小的建大的,上面不立项地方立项,产能越拆越大”。
此前,联合重组作为控制产能的关键举措,但是,“被兼并企业多为落后产能,兼并主体不愿花钱并购一个落后企业;即使看上了并购对象的,又无实力收购;有的兼并主体则受地区保护无法跨区重组,因此这几年的联合重组基本上都局限在战略合作方面,企业间没有形成合并报表,并非实质性重组,合作双方各搞各的规划,对控制产能起不到作用”。
他还提到,对于限令淘汰的落后装备,有的地区为应付检查,用“死老虎”冒名顶替;也有的故意少报产量,多报产能。“少报产量是为避免追责,多报产能是为预留发展空间,‘头戴三尺帽’,砍一刀后还留二尺”。
赵喜子建议,要达到化解过剩产能的目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抬高能耗和环保标准;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少一些项目审批,多一些依法监管;修订、完善钢铁产品生产和使用标准体系,加快高强钢发展推进速度。
“在环保指标的设定上,采用一个标准,不达标的就是违犯环保法,强行整改;整改期限不达标的强行关闭。这方面,如果严格执法,最低能淘汰5000万吨的产能”,赵喜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