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资质管理有望压低进口矿价
进口矿成本优势明显
目前进口铁矿石售价多在137美元/吨左右,但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其生产成本远低于这个价格。澳大利亚BHP、力拓、淡水河谷及 新投产矿山的生产成本均在50美元/吨以下,加上运费,BHP、力拓铁矿石运至中国成本最高不超过60美元/吨,淡水河谷铁矿石运至中国成本在70美元 /吨左右。而据调研数据,国内55%以上的矿山铁矿石生产成本在110—135美元/吨,20%的矿山成本在80—110美元/吨,20%的矿 山生产成本在80美元/吨以下,中国一些企业海外投资的权益矿成本普遍在120美元/吨以上,部分高达150美元/吨。由此可见,就成本价而言,国产矿石劣势明显。
尽管进口矿售价远高于其生产运输成本,但售价上仍然低于国产矿石,这使得国内钢厂的铁矿石供给不得不依赖进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只有进口矿价超过160美元/吨时,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量才会转向国产矿石。
指数定价模式推高矿价
除了成本劣势,国内铁矿石定价模式是钢厂亏损的另一原因。
近年来,钢材价格上涨时,进口矿石价格会提前反应,领先上涨,钢价下跌时,进口铁矿石价格则滞 后下跌。同时,钢价的涨幅远小于矿价,跌幅却远大与矿价。相关数据显示,去年9月随着钢材市场的回暖,矿价强势回升。而今年2月份以来,钢材市场一直处于 疲软状态,目前钢厂的平均亏损在300元/吨,但1—3月份铁矿石进口均价仍高达130.05美元/吨,较去年高出1.47美元/吨。业内人士指出,这种 状况主要缘于国内的指数定价模式。
“铁矿石指数定价机制导致钢厂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上述人士说,指数定价模式的特点在于占10%—20%的现货招标矿价格决定了另外80%—90%的协议矿价格,招标价能更快速反应市场人士对后期市场的预期,波动更加频繁,同时国外矿可以根据市场心态,增加或者减少现货招标的资源量,并且灵活控制发布标盘的时间。
取消进口资质管理有利于打破垄断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有关部门考虑适时放宽或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有利于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多渠道进口铁矿石,打破国际矿业巨头的垄断,抑制国内相关炒作,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压低当前居高不下的铁矿石进口价格。
一家欧洲矿中国区负责人说,他对于下半年的矿价并不是很看好,但由于矿石贸易商对后市比较谨慎,目前库存偏低,短期内矿价跌破130美元/吨可能性也不大。
上述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矿石贸易商为了控制风险,会减少库存,2013年我国进口铁矿价格的运行区间将在120—150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