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由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五项目部承建的曹妃甸矿石二期码头,在蒙蒙的细雨中浇注完1号墩台最后一方砼,这标志着该工程主体提前完工。它的建成将为缓解津冀沿海港口群大型铁矿石接卸泊位能力不足状况,适应腹地钢铁产业发展需要,促进曹妃甸港区规模化、集约化运营起到重要作用。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位于曹妃甸甸头深槽处,总投资约31亿,建设两个25万吨泊位,最大停泊船型兼顾30万吨级,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200万吨。矿石码头二期工程由码头、引桥和接岸引堤三部分组成。其中,码头总长766.8米,宽31米,为高桩墩式结构,由17座墩台组成;引桥总长为609.5米,桥面高程为10.5米,下部由6座墩台组成;引堤采用抛石斜坡堤结构,总长为132米,有效宽度为16米。
据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五项目部经理张铁军介绍,工程自去年9月1日正式开工以来,项目部在施工中克服了项目管理跨距大、施工战线长、技术难点多等诸多困难,实行24小时昼夜作业,强化技术创新,突破了大型墩台与箱梁组合结构、大体积砼浇注、国内单体最重的钢引桥安装等许多技术难题,使工程最终提前十余天完成了工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