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铜库存依旧高位 过剩压力逐渐来临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增长14.1%,进口增长6%,贸易数据好于预期,显示内外需求回暖、经济逐渐复苏,带动期铜价格上涨。
上期所铜主力合约本周初震荡上涨至去年11月份以来新高,达到59000元/吨左右,与去年5月份价格基本持平,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震荡下行压力仍不小,短短两日内又持续回调至58000元/吨。
就国际市场而言,中国的铜需求量占全球铜需求的40%,由于近期中国出口数据显示外贸持续回暖以及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得到暂时解决,欧美外盘市场铜价在过去两周也上涨4%左右,达到8100美元/吨左右,但受前景不确定性影响,又迅速回调至8000美元/吨以下。
国内外铜库存维持高位
回顾整个2012年,内外盘铜期价全年维持弱势,库存维持高位。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价全年涨幅仅仅维持在5%左右,目前库存也维持在32万吨的高位;截至去年12月底,上期所精炼铜库存增加逾11万吨至20.5万吨,同比增加了一倍,而且其各月度同比增幅均为正,其中11月份同比增加达202%。
此外,截至去年年底,上海保税区铜库存量已升至100万吨,几乎是2012年3月份库存量的两倍,目前仍持续维持在高位。
有机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实际精炼铜年消费量或仅增加4.8%,至768万吨。这一增长数据远低于2008年的11.8%、2009年的19.6%、2010年的11.5%和2011年的7.8%。
随着需求淡季的到来,基本面的表现相对滞后。在庞大的库存压力下,中国放缓了对全球铜的采购步伐。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34万吨,较11月的36万吨下降6.6%;12月废铜进口44万吨,低于11月的47万吨。
分析认为,铜进口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工厂需求疲弱,现金流短缺,工厂在年底削减金属购买量,而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使铜价进一步上行受阻。
中金公司认为,全球交易所库存自去年12月以来上涨超过8万吨,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供应过剩17万吨,在这种情况下,预计春节前的市场仍是以宏观和金属信息驱动的区间震荡为主。
不过,中金公司却看好春节后及二季度的需求回升,中金公司分析认为,由于国内投资的支持、出口的增长将拉动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环比提升,金属的需求将进入旺季,近期市场的信心在逐步增加,这有利于去库存周期的结束,而补库规模仍取决于需求复苏程度。
中期研究院同样认为,在消费淡季来临的背景下,预计铜价短期内将表现清淡,而春节后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以及下游企业的补库将推动铜价重新走强。
机构预估分歧明显
虽然去年12月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好于预期,但是令人担忧的是通胀再次出现,12月份中国CPI同比涨2.5%,创7个月新高,而PPI也出现下降趋势。因此中国这一铜消费大国的后期铜需求趋势仍充满不确定性,机构对今年铜价预估出现分歧。
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仍看好今年全球铜价,巴克莱集团分析报告称,2013年国际铜价将面临利好局面,在未来几个月内铜价将提高8%,达到8765美元/吨;基于对世界最大铜消费市场中国的经济趋于稳定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也看好今年铜价。
此外,美银美林预计2013年铜价为8163美元/吨;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也发布报告预计,因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带动中国金属需求增长,今年中国铜消费量可能增长6%~7%。
虽然麦格理继续将2013年和2014年铜价预估分别维持在8063美元/吨和7675美元/吨不变,但却将2015年铜价预估下修5.3%至7150美元/吨,长期铜价预估维持在6504美元/吨。
中金公司则给出较低的预估价格,据中金公司预计,2013和2014年全年的预测均价分别为7910美元/吨和7260美元/吨,而法国巴黎银行、智利国家铜业委员会、花旗银行的2013年铜预估价也均低于8000美元/吨,分别为7825美元/吨、7870美元/吨、7956美元/吨。
全球铜过剩仍不可忽视。法国巴黎银行则认为,2012年铜市供应缺口预计为5万吨,但是2013年铜市供应过剩预计仍将达到10万吨,而2014年铜市供应将过剩45万吨,且2015年过剩量可能更大。此外,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预计过剩45.8万吨,高盛预计铜过剩40万吨,花旗银行预计铜过剩量为13.4万吨。
瑞达期货分析认为,2013年铜市供需失衡的原因在于全球铜矿产能扩张增速加快,令全球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
从主要生产商向客户收取的升水下调也可以看出全球铜市2013年仍难以强劲好转。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商Codelco和欧洲最大铜生产商Aurubis均下调了向中国和欧洲客户收取的升水价格,其中,Codelco向中国收取的升水从2012年的110美元/吨下降至100美元/吨,将向欧洲客户收取的升水从90美元/吨下降至85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