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市场持续疲软,近期国储局恢复了锌、铝等基本金属的收储。这对于缓解国内冶炼厂的困境起到一定利好作用。从市场情况来看,收储未能改变有色金属供需不平衡局面,市场人士指出,即便未来收储持续,也难改锌、铝等有色金属期货的下行轨迹
收储量小作用弱
鉴于市场持续疲软,近期国家物资储备局恢复了锌、铝等基本金属的收储。11月15日,受国储局收储消息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铝价格飙升,但在“一日红”后,11月16日起期铝价迅速回落。11月21日,期铝1302合约收于每吨15305元,跌0.58%,跌至收储前价位。
11月15日,国储局还进行了数量为10万吨、最高限价为16010元/吨的锌竞价收储。但11月15日收储以来,期锌却阴跌不止。11月2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锌继续下挫,1302合约收于每吨14950元,跌0.66%。
从市场反应来看,首批收储数量不大,对市场刺激作用较小。据媒体报道,国储局第一批铝收储量从预期的16万吨降至10万吨,收储力度减小,成交价每吨15737-15757元。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此次原铝的收储量对于目前的社会库存以及电解铝的月度产量来看,只是杯水车薪。期价依然将受到下游需求不振以及上游供应过剩的抑制,若无第二、第三批收储,国内原铝价格下跌的趋势仍难避免。市场预期,此后还将举行3次原铝采购招标会。
金瑞期货分析师柴静指出,此次锌收储量为10万吨,占今年以来的月均产量的25%,大大小于2009年的占比。
上海中期期货指出,本次锌收储量低于原计划的15万吨,不排除后续仍会陆续收储,但量上预计不会有大幅增加。
供应过剩难改变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即便收储持续,国内有色金属供应过剩格局依然严重,短期内很难改变这种局面。
截至11月9日,上期所铝库存达到453976吨,同时据有关机构的数据,国内铝社会库存也达到944150吨,逼近百万吨大关。低迷的铝价使得国内电解铝企业大面积亏损,惟有前期获得电价补贴的部分铝企和占有煤电成本优势的西北铝企勉强维持盈亏平衡,以及小幅盈利的状况。尽管如此,国内铝厂并未出现减产现象,电解铝产量在今年5月、6月和8月创出月度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68.3万吨、168.5万吨和175万吨,产能过剩现象继续恶化。
与此同时,国内锌的库存水平也处于高位。上期所的锌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1月9日当周为301440吨,根据调研,国内华东、华南及华北三大现货市场的社会库存约在51万吨。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国内精炼锌产量为42.22万吨,同比减少6.09%,环比增加9.5%。据上海有色网调研统计,10月国内冶炼企业开工率环比小幅增长1.32%,连续3个月开工率回升。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收储短期内减少了锌锭供应量,但缺口将很快在产量中弥补回来,难以有效改善供需格局。
需求疲软压力大
进入11月,工业品市场淡季效应显现。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继续维持低位概率增大,产能不断释放又逢需求疲弱,锌、铝价格压力不小。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从季节性规律看,12月后的下游开工率将会小幅下降。上游生产商和持货贸易商出货一直较为积极,但由于下游加工企业原材料和成品库存较高,导致采购意愿不高,看空情绪较重。期价依然将受到下游需求不振以及上游供应过剩的抑制。
锌市方面,下游企业消费也依然偏弱。镀锌、氧化锌及锌合金企业的开工水平,最高的镀锌企业也未达到80%,需求不旺已成为共识,氧化锌及其他消费也乏善可陈,缺少亮点。终端电力电网、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速,但建筑、汽车等行业回暖缓慢。下游即将进入季节性淡季,预计低迷态势将延续,使得国内期锌价格缺乏实际推动力。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的收储量还未能改变有色金属供需不平衡局面,而即便未来收储持续,也难改锌、铝等有色金属期货的下行轨迹,中长线来看,产能不断释放、需求萎缩都将拖累有色金属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