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在北京召开“铁矿石期货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课题结题会议。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在会上表示,推进铁矿石期货的条件逐渐成熟。目前国际主要矿石供应商和钢铁企业都在利用金融手段争夺话语权,铁矿石金融属性日益显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和消费国,而且已形成全球最大的螺纹钢、线材等钢材产品期货市场。铁矿石期货的推出有利于钢铁企业锁定利润空间、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加之我国拥有较完善成熟的监管环境,具备了推进铁矿石期货的条件。
对此,分析认为,大商所和上期所都在做铁矿石期货的前期调研工作,但这次发改委牵头的研究课题是由大商所在具体做,大商所推出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应该利用好我国目前是铁矿石消费大国的有利时机,让全球铁矿石生产、贸易、消费以及相关机构都来参与中国铁矿石期货,不仅有利于形成全球铁矿石定价中心、交易规则监管中心,而且也能吸引大量资金、增加税收和交易费收入。
话语权争夺“路漫漫”
一直以来,中国在面临原油、铁矿石等重要的战略性国际大宗商品上,几乎没有发言权,对于价格的涨跌只能被动地忍受国际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的影响。虽然中国是全世界铁矿石最大的买家,但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谈判中依然受制于三大矿企,根本就没有话语权,铁矿石价格的疯涨让钢铁企业吃尽苦头。
分析认为,铁矿石期货的推出对其国际铁矿石的价格肯定会有影响,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钢材生产消费国和最大的铁矿石消耗国,未来铁矿石期货活跃程度预期较为乐观。如果能够有效吸取焦炭大合约制度的利弊借鉴,控制每手数额及准入门槛,未来活跃度有望与上期所螺纹钢标准期货看齐。(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