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已经开工
记者3月23日获悉,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董家口港区的40万吨矿石码头已投入建设,年底将试运营。
3月初,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常德传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对媒体表示,青岛港正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开发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进行初步谈判。
青岛市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下称指挥部)向本报记者透露,董家口港区将有两个40万吨级码头,其中青岛港集团参与投资的码头已经开工。
据青岛港航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港航管理局、青岛港集团均和淡水河谷有过接触,“淡水河谷走访过国内多个沿海港口,目前还在谈判过程中”。
董家口天时地利
董家口的天然深水港优势,是吸引淡水河谷的重要砝码。
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的泊里镇,近海水深平均-15米,距岸一千米水深可达-20米。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29公里,泊位数112个,建成后总吞吐量将达到3.7亿吨。
上周刚刚通过专家评审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董家口港区定位成“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和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
到目前为止,入驻董家口港区的5大先导性项目都取得了突破,其中包括青岛港集团、新加坡万邦集团的两个40万吨级矿石码头,鲁能集团、大唐集团的通用码头以及中石化的LNG项目。
来自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的消息称,青岛港集团投资的40万吨矿石码头已经开工,建成后将实现胶州湾内矿石业务向董家口港区的转移。而另一个40万吨矿石码头,则由新加坡万邦集团和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公司合资兴建。
指挥部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表示,截至目前,港区累计引进的项目总投资额近300亿元,以这些大项目作为骨干业务带动两大作业区的发展,形成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与能源储运中心的雏形。
港区的开发采用“政府主导、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地主港模式。
政府主导,即由青岛市委市政府成立市一级的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将规划、发改、国土、“一关三检”等26个职能部门纳入指挥部成员单位,综合协调港区开发事务。公司市场化运作,即成立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公司,通过土地、资本和项目运作搭建起一个投融资平台。
在这样的开发模式下,董家口港区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吸引各类港航、能源企业入驻。
淡水河谷是董家口港区的重要目标,这家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是青岛港的常客。今年1-2月,青岛港铁矿石进口量增幅超过10%,目前的铁矿石码头能力已不能满足进口需求——去年该港进口及中转铁矿石量接近1亿吨。核心提示:在淡水河谷的长远规划中,在亚洲建立铁矿石分销中心,并打造自己的铁矿石运输船队,是提高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青岛市董家口的天然深水港优势,是吸引淡水河谷的重要砝码。
新建的董家口港区将承接青岛的大部分干散货物,而青岛老港区及前湾将承接集装箱的进出口。
淡水河谷远虑
在淡水河谷的长远规划中,在亚洲建立铁矿石分销中心,并打造自己的铁矿石运输船队——是提高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由于巴西与中国相隔遥远,远远超过澳洲与中国的距离,这使巴西铁矿石的运费比澳矿高出一倍以上。
以15万载重吨的散货船为例,3月19日西澳—宁波北仑港的铁矿石运费为10.63美元/吨,而巴西图巴朗—宁波北仑港的同期运费为25.45美元/吨。
淡水河谷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正在加紧建造40万吨级的散货船,这种超大型矿砂船比起原有的20万吨船,可以节省23%的运输成本。
2008年,淡水河谷与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额为16亿美元的新造船合同,熔盛重工将为淡水河谷建造12艘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运输船。
据熔盛重工方面介绍,这是目前世界上订造的最大吨位的矿砂船,该船全长360米,型宽65米,型深30.4米。第一条船最快将于2011年1月交付给淡水河谷使用,其他船只也将在2012年年底前交付。
40万吨的大型矿砂船对靠泊的码头提出了要求。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正式运营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而青岛董家口港区着力建设的40万吨级码头,向淡水河谷抛出了橄榄枝。
青岛港还面临着国内的其他竞争对手。湛江港集团董事长郑日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湛江港今年也将着手筹建40万吨级码头,迎接巴西淡水河谷大船进港。
淡水河谷在今年初通过中国的公关公司表示,“正在研究在亚洲(包括中国)建设铁矿石分销中心。”这些分销中心就像“虚拟矿山”,可以提高供货时效及满足客户的特别需求,并“帮助其克服巴西矿山与亚洲之间的长距离带来的阻碍。”
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最新进展是,淡水河谷已和日本钢铁制造商达成初步协议,拟以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取代基于年度合同的长期价格协议。
中国的钢铁制造企业担心,淡水河谷一旦在中国建立铁矿石分销中心,将进一步控制现货市场价格。已有中国的钢铁厂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议,阻止铁矿石开采商在中国建立分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