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基”渐失中国银行业宠爱 表外业务成转型主力

   日期:2012-09-27     浏览:204    评论:0    
核心提示:路透北京9月26日电---一度曾是银行贷款香饽饽的中国铁(路)公(路)基(建)项目,现在却正渐失宠爱.从大方撒钱到锱铢必较,其背後折射
 
 

路透北京9月26日电---一度曾是银行贷款香饽饽的中国"铁(路)公(路)基(建)"项目,现在却正渐失宠爱.从大方撒钱到"锱铢必较",其背後折射的是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努力.

经历过此前两年四万亿的投资大跃进後,受困于贷款质量及资本约束,以及加速推进的利率市场化下净息差下滑,不少银行已不再热衷於"垒大户",而将热情由大型客户的信贷业务,逐步转向"性价比"高的中小客户、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等表外业务.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新增对公贷款"短多长少"状况仍不会有明显改观.

"对大型客户的贷款利率低、资本占用高,这很不划算,我们行下半年对公贷款肯定不会有什麽大动作了."中国银行(3988.HK:行情)(601988.SS:行情)一位高管透露,"2008-2009年投放很多基建贷款,现在需要消化整改和风控处理."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今年上半年银行的贷款质量是近10年来最差的,银行当前对地方政府相关贷款态度已非常谨慎,而未来随着贷款质量的继续承压以及前期不良贷款的追加确认,银行惜贷的进一步发展仍将严重制约银行参与基建扩张的意愿.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滑态势明显,"稳增长"已成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并加大投资力度,仅9月初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的两批投资项目规模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包括城轨,公路建设,市政类及港口、航道等项目.其中的25个城轨项目,由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解决的资本金占比接近40%,资本金以外资金则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而地方版的"稳增长"举措亦接踵而至,涉及投资额动辄上万亿元.已公布的地区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长沙市等.

计划未来两年总投资3.67万亿的四川省银监局一位官员对路透表示,全省GDP(生产总值)也就在2万亿左右,去年全省新增贷款3,000余亿元,可供支配的财政收入也就几千亿.

"银行很难像2008年那样批文一下一呼百应了,除了国开行、建行、工行、农行(601288.SS:行情)(1288.HK:行情)出於战略考虑,估计其它银行受各种掣肘参与都有限了,"他称,"政府融资压力大很多,必须多腿走路了,发债、信托、引入民间资金,...否则项目都会变成远期愿景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称,由於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大幅放缓,以及以高速公路为主导的交通运输投资高峰期已过,他所调研的湖南、湖北城市基建投资增速未来难以进一步上升.

**对"垒大户"渐失兴趣**

业内人士分析,经济不景气加之2009年已有一波基建投资潮,今年以来各家银行在对公贷款的策略上,尤其是基建贷款上,已有了不小分化.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即坦言,背负巨大潜在不良和资本充足率存在虚高的银行,未来行为可能更趋谨慎。

目前,五大国有银行里建行(601939.SS:行情)(0939HK:行情)、交行(601328.SS:行情)(3328.HK:行情)在各类基建项目和地方融资平台上的中长期贷款依然增速较高,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亦是地方建设项目贷款的主力;而中国银行贷款增速相对缓慢.

中小银行中,南京银行(601009.SS:行情)和北京银行(601169.SS:行情)、浦发银行(600000.SS:行情)贷款增速明显则与要承担一定的地方性融资支持有关;而兴业银行(601166.SS:行情)因同业资产发展较快、民生银行(600016.SS:行情)(1988.HK:行情)偏重小微企业贷款,总体贷款增速则偏低.

"建行历来在政府配套项目贷款上有优势,基建贷款(增速)这几年都在20%以上,一直高於全部贷款增速,但外部经济环境恶劣,最大的问题是银行惜贷和信贷需求不足."素有"基建老大"之称的中国建行风险管理部一位人士称.

而中国银行则面临另一番难题,该行计划财务部人士透露,"公司内部测算,我们行今年利润增速达到年初预定目标有点困难,我们贷款的定价权在四大行里不高,大型项目贷款不少是基准利率,不赚钱,所以四季度重点放在控制存款成本、节省开支、降低管理费上了."

中行2011年净利同比增长19%,今年上半年增速则下滑至7.58%,其中二季度仅增长5.1%,为逾三年来最低,位列五大行增速末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贷款规模较年初增加8.16%,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002142.SZ:行情)、平安银行(000001.SZ:行情)、华夏银行(600015.SS:行情)均保持了9.6%及以上增速,而兴业、中信(601998.SS:行情)(0998.HK:行情)、中国银行则均低於行业可比水平,分别为7.2%、7.0%、6.5%.

王先生是中信银行北京营业部对公部的客户经理,前几年地方政府区县、大型国企是他需要重点营销的客户,但他早已把热情转移到了中型客户身上.

"我们以前也参与过地铁等基础设施等银团贷款,四大行都没太大谈判空间,我们更是地板价,这些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还款来源还常无法确认,这样的贷款不划算.我们现在都不怎麽做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了."王经理称,公司已调整了客户结构的策略,即对公业务"下移",要更多地拓展中小企业客户.

交通银行总行对公部的一位经理称,该行对有发改委批文的项目会增高评级,但基建项目上已不会有大批贷款,"保增政策出发点好,但有些项目资金不该由银行承接,想来贷的不符合标准,我们想给钱的,人家可以去发债或者无需求."

北京市资产规模最大的国企之一的北京控股集团投资管理部一位高管向路透坦言,"今年融资比较宽松,境内外银行都找我们贷款,但我们在香港发美元债成本更低,且今年投资环境差,好的收购目标少,没那麽大的贷款需求."

**被迫各动心思转型**

中国银行业高盈利、高增长的岁月正在远去.尽管17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增速的中位数仍超过20%,但身处不利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银行业利差收窄、资产质量下滑已是事实,银行不得不各动心思来保增长.

兴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吴畏在报告中指出,华夏银行和南京银行今年的贷款增速超过总资产增速,综合看体现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的经营思路;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贷款增速则低於行业可比水平,民生银行的存贷比压力及兴业银行在同业市场上的优势,使这两家银行明显增加了对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

"我们毛晓峰副行长近期主管公司业务部了,强项业务保持优势之外,上周他点名召开债券条线的负责人开会,主要就是商讨如何做大发债业务,要把这块收入也提上去."民生银行公司银行部一位负责人称.

一位股份制银行资深人士称,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进表外业务来增加中间收入,以应对利差缩水,加速银行转型.

平安信托一位高管即透露,平安集团(601318.SS:行情)(2318.HK:行情)已决定将旗下平安信托的私人财富管理部,平移至正在整合的平安银行旗下,齐力打造平安内部的高端财富管理.

而全球市值最大银行--工商银行(601398.SS:行情)(1398.HK:行情)一位高管则对路透表示,该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期提出要打造全新的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即向客户提供包括投行、理财、融资、配置、结算、托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工行要从利差收入大行向服务收入大行转变,发展资本占用小、经营风险小、收益稳定性强的资产管理业务了,这样才能应对利率市场化,也是银行业大势所趋."他称。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