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
在交出灾后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漂亮答卷的同时,今年如何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在川全国人大代表迫切希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找到答案。
关于攀西地区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的建议,是今年四川代表团内的一份热点建议。正如不少代表所言:无论从转变的必要性还是迫切性上看,攀西地区战略资源开发,都可看成是四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样本。
经济形势好转时更要加快“转”
政府工作报告:要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代表声音: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受冲击很大,尽管形势有所好转,但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现在我们不仅要“转”,还要加快“转”。
“总理说要增强忧患意识,这在攀西地区特别有针对性。”凉山州州长张支铁代表感触很深,攀西矿产资源丰富,但也蕴藏着简单开发、粗放式发展的风险。“金融危机中,企业受冲击很大,当时有着切肤之痛,觉得非转不可,但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在涨,就有人犹豫了,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转?”
“改革总是会有成本的,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攀枝花市市长刘晓华代表直言。两位政府领导的态度完全一致:“不仅要转,还要加快转。”
“我们的决心很大。”张支铁告诉记者,冕宁县稀土资源非常丰富,但前来洽谈的多家企业并不愿意进行就地精深加工,凉山没有妥协。这两年财政上少收入了2亿多元,但终于等来了一个能将稀土价值大幅提升的“好婆家”。
刘晓华认为,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弱点在金融危机中已暴露无遗,“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现在正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时机。
怎么“转”要因地制宜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代表声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因地制宜,产业间要调结构,不同矿种之间要调结构,资源开发的不同环节也要调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宽泛,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应该怎么转?
刘晓华认为,各地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就攀西地区而言,应该考虑如何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高铁时代的来临,离不开攀钢生产的高铁钢轨。“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攀钢总经理余自甦代表介绍攀钢的转变经验。
不仅企业需要调结构,整个区域发展也要调结构。刘晓华称,攀枝花调结构的方向是:从钢铁经济向钒钛经济转变,传统的钢铁产业尽量往下游做,处于起步阶段的钒钛产业要往纵深推进。
张支铁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在产业链的两头,前端共生矿的分离上应该谋求更加先进的技术;后端应该引进各类大企业大集团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而在中间环节,取舍衡量标准不是“最先进”而是“最合适”,要充分考虑到对中小企业以及群众创业就业的带动作用。
上升为国家开发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代表声音:攀西钒钛资源的利用率还不高,它的综合开发关系到国家战略,因此应该上升到国家层面来推动,在试验区内探索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
“我们已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了,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亟待破解。”余自甦说。
代表们提出三条建议,一是批准设立“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二是将攀西钒钛资源创新开发上升为国家开发战略,三是强化科技支撑。
刘晓华认为,这三条建议非常有针对性,都直指当前钒钛资源开发的瓶颈。设立攀西地区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方便探索战略资源开发新体制新机制。如为破解资金难题,可在试验区内为资源开发发行债券。此外,还应建立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
“目前最卡脖子的就是技术。”张支铁说,谁拥有了“解题”的技术,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就占据了制高点,掌握了话语权。张支铁因此建议,将攀西钒钛资源创新开发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余自甦更为看重试验区的积聚效应,尽管这可能会加剧竞争,但更有利于资源共享,促进产业集中配套布局和资源集约循环利用,在攀西地区形成全流程完整的钒钛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