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遇冷使得山西煤企陷入内外交困

   日期:2012-07-23     浏览:146    评论:0    
核心提示:据中国经营报消息,山西作为传统的煤炭大省,进入本轮经济衰退期以来,山西煤炭价格和煤企经营状况备受关注;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山
 
 

据中国经营报消息,山西作为传统的煤炭大省,进入本轮经济衰退期以来,山西煤炭价格和煤企经营状况备受关注;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山西煤企真实状况可能已超过目前的公开描述。

截至记者发稿时,山西主要煤种,包括电煤、焦煤和化工煤等,均已连续10周价格下跌。最近的一份工业经济统计称,2~5月份,煤炭企业还只是利润下降,而7月中旬记者在大同、晋中等地见到,坑口煤价已跌破成本线,部分煤炭企业进入亏损状态。

山西省统计局7月4日发布的数据称,今年1月至5月,煤炭工业实现利润400.8亿元,“煤炭行业盈利并不乐观”,2月至5月,全省煤炭行业利润增速分别为18.8%、13.6%、7.9%、3.2%,利润仍在增长,仅是增幅在下降。不过事实上目前状况已经更糟,尤其是国有煤矿企业。

煤炭大量积压

限产措施虽然近期不停有人提出,但至少从7月初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中还看不出实施决心。

同煤集团地煤公司的焦煤矿(“焦煤矿”为矿名)位于朔州市怀仁县。该矿所产6号煤,综合成本价为280元每吨,高峰时坑口煤价上到过560~600元,净利润超过100%。而截至7月中旬,该煤种价格已跌到230元,跌破了成本价。

晋中市寿阳县某煤矿主力煤种坑口价,今年2月为600元,4月份为400元,6月中旬后再降为290元,也已经降至成本价。

尽管每产销一吨煤都在赔钱,煤矿都在坚持生产。以同煤集团的焦煤矿为例,目前虽然每卖出一吨煤赔50元,但230元销售款中,可以消化企业的一大部分人员工资、税费及煤矿维护费用。如果不卖,那就是每出一吨煤净赔280元。

限产措施虽然近期不停有人提出,但至少从7月初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中还看不出实施决心。在这份应对经济滑坡的总纲中,山西政府要求煤炭企业“稳定生产,促进销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一个矿一般都有上千矿工,限产停工的影响可想而知。

但这种“维稳”型经济对策从目前看也遭遇挑战——销售并不是很容易就能促进。煤炭港口存煤逼进上限,电厂储煤均在上限,到港、到站煤炭无法卸车的消息在近两个月不断见诸报端。同煤地煤公司为促进销售,已经开始有“先拉走煤,然后再谈价格”的不得已之举——如果赊销盛行,债务风险不可避免。30多年前,山西曾因类似举措形成十几年清理不了的煤炭“三角债”。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旗下有的矿正在四处租用民间的储煤场。大矿储煤场动辄存煤十七八万吨——煤炭积压量由此可以想见。坚持不限产,情形会恶化。

煤炭出坑后最长堆放期为两个月,超过此期限,煤炭各项指标将发生变化,暴露、氧化、热值降低是最常见的结果。

这还不是唯一损失。进入雨季后,雨水浸入煤堆,煤炭内部氧气增加,煤堆自燃、焦化将带来更大危险。

大国企雪上加霜

本轮经济衰退和煤价下滑,势必对整合煤矿的技改进度产生重大影响。

煤炭资源整合后的“大国企”能否抗过这一波煤炭寒冬亦不乐观,山西“五大”或“七大”重点国有煤企的实力被严重高估。

今年3月份,山西省国资委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都在媒体公开表示,山西同煤、阳煤、潞安、焦煤、晋煤五大国有煤企“跨进了销售收入千亿元俱乐部”,资产和营收均超过千亿元。而据记者近期向他们的部分生意伙伴调查发现,这些煤企均成立了贸易公司,通过贸易公司和总公司之间的转手交易,每一笔贸易被记为两笔,从而虚增了营业收入。有一宗从某“国有重点煤企”售往首钢的煤产品,中间竟倒手5次。

这意味着,国有重点煤企的真实营业收入,其实际体量和抗风险能力可能并不像公开宣称的那么大。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五大”加山西煤运、山西煤炭进出口,合称“七大”)亦在2011年末称其成为“双千亿”企业,而实际情况是,煤运的主要收入来自向省内煤炭企业收取“经销差价”和“服管费”。煤运整合的163个煤矿,整合也已经3年,只有20几个矿实现了正常生产。

本轮经济衰退和煤价下滑,势必对整合煤矿的技改进度产生重大影响。如山西煤运在晋中、大同整合的许多煤矿,已经通过“向福建人外包”或寻找投资人再次转手出让的方式化解其资金压力。

据记者了解,民营性质的煤炭企业状况普遍好过国企,主要原因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记者在大同采访时遇到了一位在资源整合中早已出局的原“煤老板”——浙江人白某,白某说了他的观察:同一部皮带,民营矿采购是一个价格,国有煤矿通过“招标采购”,付出的价格仍然比前者高出一倍。浪费和腐败不言而喻。白老板的结论是:国企和民企的差别在这一波经济衰退中的差异将像20年前的“国企改革”时代一样再次暴露出来,“本质和20年前没有区别。”

煤价走低,利润微薄,山西煤企生死存亡很大程度上就系于经济环境。山西各项规费和“黑钱”历年来一直占到山西煤价构成的30%~40%,而且山西省将煤矿分为若干“等级”来实施差别管理,民营的、非“国有重点”的、年产量较小的、没有各种资格证和入门证的煤企,承担着最重的杂费;国有的、“重点”的,获得最多的政策资源。2009年煤炭资源整合后,被整合矿仍不能得到和原国有矿同等待遇,尤其在运销方面。大量煤炭企业仍然处在被以山西煤运集团为代表的“霸权”企业“拔毛”的地位上。很多煤企已经危在旦夕。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