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投资美国债券尚没有形成固定性的战略。”7月19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向记者表示。
其背景是,近两个月中国对美国国债头寸的增加。
北京时间7月18日晚,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最新的美国国债持有头寸。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31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万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4月底为1.1525万亿美元,3月底时为1.1449万亿美元。即中国在4月和5月分别增持了76亿和73亿国债。
2010年10月后,中国开始了连续5个月对美国国债的减持,此次为何增加?尤其在美国政府未偿还债务已经接近法定债务上限之时,中国增持美国债的举动,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增持的另一面
5月,美国五大债主中的四家均选择了继续增持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5月日本增持了55亿美元美国国债,英国增持了135亿,石油输出国组织增持了83亿。国外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总计为4.5140万亿美元,较4月份增加了249亿美元。
较为特殊的国家为俄罗斯,自去年以来其抛售美国国债迅速,5月减持率达到8%。
袁钢明认为,各国增持的原因之一是,在各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尤其当外汇储备达到相当大规模的时候,各国的投资渠道有限,所以被迫选择美国国债。
“相对于欧洲的债务危机,美国国债还是比较安全的。不投资放在自己手上吗?购买国债还有利息,放在自己"库房"里也是浪费。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压力远远大于购买美国国债产生的风险。”袁分析。
此外,各国增持的美国国债绝对数量其实并不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各国自身的投资策略。
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中心副主任孙杰认为,各国国家的增持都是有限的。
不难算出,5月份以上国家中增持比例最高的为英国,较上月增持4%,其次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增持3.7%,中国和日本增持的比率分别为0.63%和0.61%。
“0.6%意味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孙杰说,其中还可能有一些水分。“这一数字显示的是各国交易商持有美国国债的头寸,可能会存在一国通过其他国家交易商购买美国国债的情况。”
在袁钢明的解读中,巨大的美国国债购买基数意味着更多承担美国国债波动的能力。“通俗地说,钱多的时候就算损失了一点也不怕。”他认为,在这一基础上,中国一直在尝试调整外汇储备的策略。
另外,从外汇储备的绝对数目看,中国持有的美债相对比例在下降。
“不能被绝对数迷惑。”孙杰分析,总的趋势实际在减持美债,中国更多地再持有其他国家的国债。
中国央行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中国外储余额为3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
放松发债上限合理
美国未偿还债务即将达到法定2500万美元上限。美国财政部表示,除非国会在8月2日前通过提高发债上限,否则政府将需要大幅削减开支,其中可能会包括债务偿付。
对此,穆迪和标普两大评级机构纷纷发出警告。穆迪在报告中称,美国政府处理债务上限的方式对美国产生负面信用影响,并造成了极低的违约风险。标准普尔更是史无前例地将美国短期和长期国债都列入“信用观察:负面”名单,并称在三个月内下调美国国债评级的可能性现在是50%。
但市场大多数人士认为,美国最终必然会调整法定债务上限,目前的争论只是两党政治之争,意在给奥巴马政府以压力。
“美国放松法定债务上限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美债放松没有什么悬念。国内党派的政治斗争造成了一些障碍。放松也是合理的,因为美国GDP在增长的,国债的值也要增长。如果美国国债和GDP保持一个比例,在GDP上升的时候美国国债也应当有所上升。”孙杰评价。
美国目前的巨额国债主要是多年来政府预算赤字累积的结果。资料显示,美国在1980年以来已39次提高国债上限。在里根时代共提高17次,克林顿执政时期4次,小布什时代则有7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2月。
袁钢明也认为“肯定会调高”美国的法定债务上限。尽管美国国债出了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虽然美国经济金融出了问题,赖账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至多是风险性的影响。”在他看来,美国债务到期以后不能再筹资,或者市场的一些反应,都是一种表面的、波动性的因素,而非根本性的。
“调低评级的也更多是压力性、威胁性的说法。”孙杰则认为,完全取消美国债务上限不一定好,但绝对值不应该限制,可以考虑对美国国债和GDP的比例进行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