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29日,第八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复苏与动荡中的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风险管理”。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就钢铁行业调控,我们要重结构、轻总量。在结构上面更应该注意区域结构怎么摆平,轻产品结构,因为产品结构是企业自己的事,产品结构调整交给企业。各个区域,现在钢铁行业拉动性很强,真正的资本型项目就两个,一个石化,一个钢铁,各个省都要发展钢铁,因为带动性强。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创造有利于钢铁工业市场调节环境。
以下为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在第八届上海衍生品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钢材国际研讨会。这一次受上海期货所的邀请来参加这个会,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已经搞了八次了。实际上钢材期货从09年3月份上市前后,国家一直非常关注,因为钢材这个期货也是在世界第一个推出来,而且影响也很大,现在据说也做成各个期货里面成交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它的运行对中国钢铁的,特别是对中国钢铁行业,特别是螺纹钢和建筑材的市场定位影响很大。所以我们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钢材期货的运行。所以,今天也有幸来参加这个会,首先预祝今天的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借这个机会,我们介绍一下最近开展的“十二五”,以及对于目前钢铁工业发展形势的一些认识以及我们的一些想法,供大家今后在工作中参考。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编制“十二五”规划期间对中国钢铁的基本判断。大家都很清楚,中国钢铁工业是一个基础性产业,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所以这个定位就决定了中国钢铁的需求和产量,既由它自己本身决定,更重要的是由市场来决定。所以说起钢材的需求可能大家非常关心,昨天我也参加了圆桌讨论会,大家也是一个讨论的重点,我们觉得中国钢铁的需求,既由自己决定,更重要的是由中国的经济发展来决定。而且,“十一五”期间和“十五”“九五”“八五”都不一样…,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的改革所造成的,以前可能大家都知道,光有几大国有企业在搞,“十一五”不一样,现在国有和民营基本上是半壁江山各对半。
总体形成了生产总量占世界的将近一半,前年是48,去年45,而且影响力与日俱增。布局上面形成了资源性和需求性相结合的布局,形成了一大批在国际上面非常有影响,在国内也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以前五百强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现在很轻易就进去了。当然五百强只是一个销售收入的评价,而且钢材产品基本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
对近期我们也做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认为从金融危机之后,09年以后,2010年、2011年初期,中国钢铁呈现了三个特点:第一个是钢铁行业已进入微利周期,去年的百元销售收入不足3%,今年一季度比去年还低,也不超过三。当然这里面由于品种、企业不一样,由于企业养人的多少,各自可能不太一样。可能生产板带(音)的企业利润率就低一点…。但总的来说,钢铁行业进入了微利时期。第二个是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投资量很大,但是增速已经降下来了。2010年钢铁的投资增长了6.1%,我这个全社会的数写的不对,全社会好像是23.8%。六大高能耗行业是14.8%。所以在高能耗行业,钢铁行业是去年唯一一个一位数的增长。今年一到四月份有所提高,增长了13%左右。但是在我们原材料司分管的钢铁、有色、建材和石化行业里面,它增速也是最低的。并且我们对一到四月份进行了分析,炼钢和炼铁的投资增长还是比较高,但是轧钢的投资是一个负增长,这个我们分析主要是现在国家要求淘汰落后,所以大家可能关小高炉上大高炉,这个也有一些。第三个是钢铁行业企业之间的生产业绩拉开了很大差距。2010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实现900亿,其中前20名占了83%,宝钢就占了26%,这样实际上优强企业,以宝钢为代表的,这个还是有一定利润的,但是有不少企业都在微利和盈亏平衡线上下波动。
所以这种情况下面,我们觉得市场到了一个,通过市场可以倒逼钢铁工业,加快结构调整,通过三到五年的调整走出一条转变经济发展的路子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可能大家看不同的同志、不同的部门都在讲宏观调控采取什么思路?我们也是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也就是“十二五”,什么控制总量、结构调整、转方式、调结构,总的思路是这样,但是具体的,我们对行业的指导和调控上面我们采取什么思路呢?我们觉得,好比我开篇讲的,钢铁行业是一个需求拉动性行业,国家要调控什么?要调控大的,不要减少对微观的调控。可能大家注意到,前一段一个高峰论坛,国务院各部门的一把手都去了,大家一致认为要减少对微观的调控。所以我说,国家的调控,我自己认为应该注意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我们钢铁行业自己调控,我们调什么?要重结构、轻总量。在结构上面更应该注意区域结构怎么摆平,轻产品结构,因为产品结构是企业自己的事,产品结构调整交给企业。各个区域,现在钢铁行业拉动性很强,真正的资本型项目就两个,一个石化,一个钢铁,各个省都要发展钢铁,因为带动性强。国家作为区域之间怎么调控,后面我还要具体讲一下布局的调整。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创造有利于钢铁工业市场调节环境。
昨天跟大家交流的时候也说了,现在也不出钢铁优惠政策了,你再亏了,国家也不出政策拉动钢铁行业,我们现在也别出制裁政策制钢铁行业,争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也符合去年年底中央确定的调控方针。
下面具体讲一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可能大家都比较关心,实际上老多东西在各个报纸、大家交流的时候都定了,因为刚刚结束的人大会议通过了,我们后面行业规划基本上也是转方式、调结构,也没有什么太新的东西,主要十个方面,就是我现在列的十个方面:加快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改善品种质量、提高国际化水平(走出去,因为中国现在资本相对还是过剩,资本过剩肯定要输出,走出去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是我们的发展阶段)、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可协会几个转变也提到了这个)、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我们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就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下面我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一个是推进兼并重组,这在不同场合,去年6月4日国务院发的一个的若干意见上面已经明确提出,要培育三到五家,六到七家,就是十几家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我们也不点名,大家竞争,最后看谁能变成这几家。这不是说你量的增大,要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最关键一点,一定要有盈利水平,满足下游行业的需求,总的方面能够作为有影响力的前十名企业。
另外重组方式现在有两个,一个是跨地区的,以鞍钢这些为代表的。还有一种是区域内的。中国的钢铁很复杂,区域也不一样,所以这两种方式我们反复争论,各自持不同观点,但是中国这种情况下面,我们觉得都应该向前推进,都应该作为尝试的一种方式。
而且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市场化运作,企业作业,政府引导的原则,以优势企业为兼并充足的主体,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优化布局,加快企业兼并重组。这个是现在喊得最响的。
下一个我讲一下,就是很多同志交流,一些记者专访我们说,钢铁工业有没有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别的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有的说是资源问题,有的说是节能箭牌的问题,有的说是总量的问题,说起来也很复杂,但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和地方的交流,特别是地方向我们那申报的一些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项目,这个组合肯定是结构调整的一个重中之重,抓好了这个就抓住了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过去也在不同场合讲过,今天也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们觉得淘汰落后是一个前提,有人做过调查是九亿吨,我们不管多少,现在既有先进产能,又有落后产能,这个落后产能大家还是一致的认为,虽然成本低,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重,能耗也是高,一致认为应该淘汰。这是结构调整,是节能减排,提高行业总体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结构调整的前提。兼并重组是一个方法、渠道,而不是目的,是我们选择转变方式的一条路子。而技术改造是前两的支撑,现在中央确定的,是在发展中转变,通过转变促发展,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觉得最关键的问题,现在通过企业的进步,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当然这个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发展,你比如说所有的企业都要发展,现在总量过剩,实际上我们不在这讲,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要每个企业都发展,就是一个恶性竞争,区域竞争、国际竞争,大家谁都挣不到钱,但是通过兼并重组,一些企业淘汰了,通过资产重组,有一些企业发展,一些企业转型,这可能是一个好的路子。
国家要控制什么?就是控制那些以淘汰落后为名,淘汰了以后国家又给了你一些政策,落后了也不关,大的也上来了,国家要培育一个比较公平的市场。
第七个我们讲一下国家应该关心布局。对布局我们怎么看?这牵涉到“十二五”的投资。国家确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里面强调,就是说用国内资源的要依托国内的资源来发展,利用国外资源,要在沿海和沿边发展。但是这个,我们觉得中国发展很大,实际上把这几个模式,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钢铁工业不可能是一种发展模式,大家现在说向沿海转移,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向沿海转移。中国的西部肯定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但是量也不能无序的发展。比如说现在新疆的发展,可能大家争论就比较大,新疆前几年发展慢了,现在有不少企业家都跑到那干钢铁,新疆自己的同志都很担心。但是都向沿海发展,都建成每个省都有一个两千万吨钢铁企业,可能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中国钢铁的工业布局已经基本形成了,下一阶段,如果“十二五”能够完成在东南沿海的,具体说湛江、防城港,这两个棋子(音)下来,基本上布局下来了,剩下的布局只是一些微调。现在不少省都想把自己内陆关了,但是现在关不了,总得有支撑,往沿海发展,建千万吨厂。实际上现在利润率这么低,到底怎么建,确实值得大家反复深思。同时对华北钢铁,就是环渤海湾,现在是四亿吨的产能,自己用多少?用了不到一半,大部分往东南沿海和东部输送,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块,下一步结构调整就要适当的减少总量。当然这个减少,也不是我们说说就可以减的,最后看看,还是区域和全国的发展,而且很关键的,我自己的观点,看看东南沿海这两个点能不能起来,起来可能就会制约北部的盲目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牵涉到城市钢厂搬迁,最近也请了几位专家,李院长也参加了,我们认为城市钢厂搬迁要有序推进,跟城市发展不相融的钢厂转型和搬迁,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干钢铁。当然一个钢铁厂养着,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所以大家反复讨论,把转型放在第一个,搬迁放在第二个,也不一定要搬迁。…还要尊重企业的选择,因为这个搬迁投资太大,涉及老百姓的安置问题,因为毕竟要搬出一百公里以内少部分人可以,短时间可以,大部分不行,长时间不行。所以像朝非地(音)这种搬迁我们认为不可复制,今后有可能的搬迁,可能就是城市钢厂附近的一些,不超过一百公里之内的一些场地的变换,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安置和投资的节省。
所以我们“十二五”定的原则是鼓励那些经济支撑作用下降,在一个城市来说,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钢铁企业转型,发展钢铁服务业和其他产业。其他城市向城市的附近搬迁,同时严禁借搬迁之名扩大生产能力…
第九个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反复讨论怎么提高产品质量,过去编制“十五”“十一五”都说了,实际上大家现在反复讨论,中国最关键的是量大面广的产品,这些是大部分企业今后的重点,发展品种质量,应该放在这个上面,增强质量的稳定性,因为现在装备水平很高,和国外比就是差稳定性,对下游产业来说稳定性和性能的提高是同样重要的。所以,我们觉得“十二五”产品质量的重点,大部分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量大、面广的中档和一般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上面,少数有实力的阶级发展高精尖的产品。比如说趋向硅钢(音),汽车版,没有必要大家投资都干,最后谁都不赚钱,这也是“十二五”区别以前各个五年发展规划的一个差别。因为过去是什么?品种总量不够,所以要大投入,十一五、十五投的比较快,所以现在我们转变一个思路。
第十个就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侯变化,这个节能减排,因为国家今年就出约束性指标了,今年是要控制在18%,降低。就是单位GDP降低18%。但是对我们工业来说,除了水泥行业它直接生产出二氧化碳,别的都是换算出来的,这指标今后不是能直接测量的。所以我们在应对气侯变化,工业里面重点还是放在节能减排上面。我们针对一个行业,不单提二氧化碳的减排指标,同时钢铁工业我们还要探索发展低碳技术。
简要的借这个时间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希望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今后找机会和我们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