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非洲受挫:中国焦煤急谋定价权

   日期:2011-04-12     浏览:243    评论:0    
核心提示:  武钢非洲受挫:中国焦煤急谋定价权
   在破解资源限制瓶颈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并非都是“春风得意”。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3月底宣布,将要约收购澳大利亚焦煤生产商RML。力拓在与武钢的竞购中再次加码,将出价从每股16澳元提至每股16.50澳元。
   此前,武钢曾与RML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每股10澳元的价格认购其8%的股权。力拓的收购价,比武钢的谈判价格每股高出6澳元。
   武钢内部人士4月7日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力拓的“搅局”,现在情况已经不好说了。“我们也不想放弃啊。”该人士说。
   另有焦煤行业中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武钢的此项收购已经成为“过去时”,基本宣告武钢在该项目上失败。
   按常规的算法,炼1吨钢铁需要消耗半吨焦炭,而炼1吨焦炭需要消耗1.4吨焦煤。如果按照粗钢产量达到6.7亿吨计算,中国焦煤需求接近3.5亿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焦煤进口3000多万吨,2010年达到4727万吨,增长趋势明显。
   焦煤分析师王玲说,如果钢铁企业不加大对焦煤的拥有量,而焦煤又被国际矿业巨头垄断的话,焦煤将会成为下一个“铁矿石”,中国将失去在焦煤价格上的话语权。
  力拓半路杀出:
  武钢或将弃购
   截止到目前,力拓已经确保了RML40.1%的股权,这意味着最早参与该项目收购谈判的武钢极有可能出局。而只要有50%的RML股东同意被收购,力拓就将入主RML。
   有专家表示,武钢如果不能给出更高的价格,将会无缘RML;从目前看,武钢不会出更高的金额。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钢海外买矿的花费都是合理的,是物超所值的。
   邓崎琳还表示,目前武钢拥有的8个矿山点已锁定权益资源量数百亿吨,如果找不到比这8个点更便宜、更好的矿山,武钢会暂停海外买矿。
   RML在非洲莫桑比克拥有两处煤炭矿产项目BENGA和ZAMBEZE,并在南非拥有无烟煤矿。此前,武钢集团曾与RML签署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协议,拟收购莫桑比克一个矿山40%的股权,并以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ML的少数股权。但该协议于去年9月到期。
  上述武钢内部人士表示,武钢当初选择入股RML是希望利用位于莫桑比克的焦煤资源供应其防城港项目及巴西钢厂项目的炼钢需求。力拓“搅局”,其实是为了垄断国际焦煤市场。
    全球焦煤市场的垄断情势已不亚于铁矿石。2008年,全球五大炼焦煤供货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等5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5%。
   事实上,国际矿业巨头对焦煤的话语权已逐步提高。英美资源二季度炼焦煤价格已经确定在每吨330美元,较一季度上涨46%。该价格刷新了2008年创下的每吨300美元的历史高价记录。
   不仅如此,近期全球最大的多元化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已通知日本主要钢企,从2011年4月份开始要对炼焦煤进行月度定价,以取代季度定价。
  争夺话语权第一步:
  国内焦煤整合启动
   是被重组还是拿钱走人,是山西一家焦炭厂总经理杨海林最近思考的问题。
   焦炭当前价格大致在每吨1800元至1900元左右。“企业基本上没什么利润。”杨海林说。
   杨海林告诉本报记者,国内规模以上的焦化企业有800多家,产能过剩、集中度不高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曾表示,中国焦炭的产能目前在3.9亿吨至4亿吨,产能过剩超亿吨。
   “产量这么大,企业间互相压价,焦炭怎么可能卖上一个好价格?”杨海林说。
   在王玲看来,中国焦炭行业仍处于高消费、低增长状态,煤涨焦降、本大利薄,整个行业处在用户主导的微利时代。
   “焦炭行业大部分企业没有前途。”王玲称,随着钢铁及煤炭企业进入焦炭行业,整个焦炭行业的标准越来越高,焦炭企业进行上下整合是必要的。
   作为焦炭的主产地,从2005年开始,山西发动了数轮煤炭资源整合,借此打压小煤窑,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山西煤炭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
   经过2009年的煤矿兼并重组,山西目前形成了4个亿吨级的特大型煤企,3个5000万吨、11个千万吨的大型煤炭集团。
   最大的赢家仍是山西焦煤集团,其收购的169座地方小矿将整合成69座大矿;未来5年,山西焦煤集团将形成总产能2.6亿吨的百座煤矿,产能占全省焦煤产量的45%,寡头格局将使其拥有强大的价格制订权。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山西炼焦煤保有储量占到全国的52.4%;炼焦煤产量占全国的1/3;焦炭产量占全国的20%、全球产量的13%,占世界焦炭贸易额的48%。
   “我看了中钢协的报告,2015年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生铁产量6.65亿吨,对焦炭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只有通过整合,才能让焦炭拥有价格上的话语权。”王玲告诉本报记者。
   河北一家焦炭厂的负责人刚从山西考察回来,他告诉本报记者:“那边的煤矿整合今年基本上就能完成。只要挺得住,未来焦炭价格肯定会走高。”
  整合目标:
  多强并立还是一强独大?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焦炭行业进行整合还存在一些争议。
   “在整合方面,目前不同部委提出的方案不一样,存在着是否要建立超级焦炭集团的争议。在焦炭行业中,焦炭企业到底是多强并立,还是一强独大?这个争议是很大的。”该知情人士说。
   目前,山西省焦炭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快速推进,预计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正式稿会很快出台。
   “很可能在4月底之前,而山西省今年大力整合焦炭行业的序幕也将随之拉开。”王玲告诉本报记者。
   山西省焦炭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山西省焦炭总产能,“十二五”期间将不再批准单纯扩大产能的焦化项目。
   在4月底前的这段时期,争议已经很激烈。关于山西焦炭行业的整合,之前曾有两种主要的路线:山西省发改委和山西焦化协会倾向于先组建国有大集团,再以此为平台重组民营焦化企业;而山西省经信委倾向于“多强并立”的方案。
   “从近期发布《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部门为山西经信委来分析,我们认为山西省政府更倾向于山西经信委的方案,不想一家独大。”王玲说。
   早在2009年,山东曾经尝试了联合而非整合的方式。2009年3月,山东焦化企业集团以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铁雄能源集团)为母公司,联合全省45家焦化企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以松散型方式自愿组成,年生产能力达3000万吨,销售收入达600亿元。
   “这种办法在国际金融危机时管用,但不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点一家独大的感觉,但实质上还大而不强。”有专家认为。
   山西省内的企业比较认同“多强并立”模式。本报记者采访的4家焦炭生产企业均表示,由于山西省内民营焦炭企业比较多,多强并立有利于这些企业的生存,并自主选择重组方。
   “要是多强并立模式被批准,我将考虑继续干下去。”杨海林说。
   山东一家钢企中层告诉本报记者,多强并立虽然有利于钢企在采购焦炭时有更多选择,但也有可能和钢铁行业一样,多强并立会削弱焦炭行业整体的话语权,容易各自为战。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0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