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现中钢协特约分析师罗冰生说,考虑全面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合理控制港口铁矿石库存。
昨日还有消息称,工信部将“接棒铁矿石谈判”,并“深入研究产业金融化”。然而,分析人士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内,种种举措不能根本改变中国钢铁行业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尴尬位置,“理顺行业产业链才能算真正着力,至少要让产需脱节的情况得到根本缓解”。
代理制:整肃市场?老调重弹!
“不要说20万贸易商,就是只有两个贸易商,进口铁矿石市场中的乱象也同样存在”
进口铁矿石代理制不是新鲜词汇。早在2009年初,时任中钢协秘书长的单尚华就表示,中钢协通过了实施铁矿石代理的方案,并开始逐步通知各大钢厂和矿石进口商。当时中钢协的计划是,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将严管铁矿石进口量和流向,钢厂进口以满足一年生产的自用量为主;为没有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代理进口的部分,进口企业只能征固定代理费,而不是随意加价赚取差价。
“经过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协商,国内主要钢企一致同意全面实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有效杜绝国内进口铁矿石双重价格的问题,并防止人为炒作,以达到进一步规范进口铁矿石市场的目的。”此番,罗冰生再次“老调重弹”。
中钢协出台此举并不意外,一方面,中钢协曾多次表达过对进口铁矿石市场乱象,尤其是贸易商炒作铁矿石价格的不满;一方面,中国进口铁矿石库存一直很高,最新数据显示,港口库存已超8000万吨,够中国钢企生产3个月。
“这对市场帮助不是很大。”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不要说20万贸易商,就是只有两个贸易商,进口铁矿石市场中的乱象也同样存在。”
“应肯定中钢协维护市场的想法。”昨日,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不过,客观而言,该举措维护了现有大型钢企和贸易商的既得利益,对市场中部分有帮助作用的中小贸易商来说,不完全公平。而且,与以往一样,怎样在市场中真正得以实施、效果到底如何等都是未知数。”
金融化:扭转乾坤?辅助工具!
“就中国目前的铁矿石现状,只能将金融化操作方式当作辅助工具使用规避价格大起大落的风险,而不能靠其获得最终的话语权”
中钢协进一步整肃市场,工信部却想在产业金融化上帮助中国钢铁行业夺回铁矿石定价权。“国外在产业和金融业结合方面迈出了脚步,中国的产业界与金融界也需要找到两者的交集,融合发展,才能促成中国钢铁市场金融化,进一步获取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话语权。”媒体援引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的话称,工信部正对此事展开调研。
“铁矿石金融化已不可避免。但中国参与其中,未必会获取话语权。”昨日,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一方面,铁矿石谈判的概念已越来越被淡化,市场也完全被三大矿商把持,尤其是,他们早已熟识金融化操作模式,如目前获取了巨大利益的指数定价模式。一方面,金融市场最终往往被国际投行所把持,中国参与其中也不会例外,更何况,诸多国际知名投行本就是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最重要的参股人。所以,金融化对中国钢铁行业不完全是好事。”
“所有产业的金融化投资都是基于基本面,是依据现状而行的顺势行为。”西本新干线信息总监盛志诚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就中国目前的铁矿石现状,抛开指数化定价方式不说,只能将金融化操作方式如铁矿石期货等,可当作辅助工具使用规避价格大起大落的风险,而不能靠其获得最终的话语权。”
盛志诚说,在上游资源完全被控制且短时间难获突破之时,中国想获取话语权,还应从自身做起。“首先,实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不能仅停留在口号或欲盖弥彰的层面;其次,完善钢铁行业产业链,至少要让买家在5年内知道向哪家企业买什么钢材合适,钢厂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品种的钢材。再次,需要完善产业投资的规划,让钢厂和用钢用户能更好地交流与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