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钢性”技术支撑

   日期:2011-01-14     浏览:275    评论:0    
核心提示: 日前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传来喜讯:在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下,中国钢研与太原钢铁公司合作,率先在国际上研制出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这一成果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跟踪学习国外汽车钢技术的局面,为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
    日前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传来喜讯:在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下,中国钢研与太原钢铁公司合作,率先在国际上研制出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这一成果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跟踪学习国外汽车钢技术的局面,为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目前有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级中心和实验室,承担了冶金行业85%以上的新材料研制任务。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这些都是科研院所转制带给我们的新变化。” 中国钢研副总经理田志凌告诉记者。
    走新路 以科研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转制初期,好多人都想不通。”田志凌回忆说。1999年7月1日,原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和全国1300多家科研院所一起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在钢铁研究总院,许多习惯搞科研的技术人员当时都难以接受。
    成立于1952年的钢铁研究总院是我国钢铁行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如今,突然要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国家拨付科研经费转为自己从市场上争取经费,最重要的社会保障也要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社会化转变,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对此,院领导班子及时统一思想,采取政策报告会、动员会等各种形式,帮助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逐步转变观念。
    转制后院领导班子抓的第一件事,是重新定位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新的发展方针是: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基础,突出“专、精、特、新”,实现产业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品牌国际化,创建一流科技企业集团。
    紧接着,对原有科研体系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原有22个研究室调整为“五所五中心”。同时对职能部门和支撑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将原23个部门调整为10个,将原有的253名机关管理人员减少到126人,将原有后勤服务系统整合为综合服务经营实体,向市场化、社会化过渡迈出关键一步。
    为大力发展产业,院领导班子决定着手组建安泰科技(00096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请正在剑桥大学作访问教授的才让回国担任第一任总裁。2000年5月,安泰科技成功发行上市,募集资金8.988亿元。此后,又陆续组建了钢研高纳(300034,股吧)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团,成立了以金自天正、新冶集团等为主的冶金工艺工程技术研发转化和工程承包产业集团,以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冶金分析测试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群。
    200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和国资委批准,原钢铁研究总院与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联合重组,中国钢研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冶金行业最大的中央直属科技型企业。
    抓创新 已拥有5000余项科研成果
    创新是为了发展,发展离不开创新。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中国钢研始终不忘为钢铁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使命,咬定创新不放松。
    坚持重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精、尖”新材料技术,满足国防军工及尖端技术需求,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用金属材料以及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等重点武器型号配套材料的研制任务,累计为高新工程提供产品近30万件、6000余吨的先进金属新材料。
    加大应用基础研究,促进钢铁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从工程哲学的高度提出并积极推进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研究工作,“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超细晶钢强韧理论研究获得突破,使常用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及合金结构钢的强度提高一倍左右。
    经过10年改革,中国钢研发生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国钢研目前拥有5000余项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级奖励29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35项,授权专利783项。2010年,全院科研经费和销售收入分别是2001年的8倍和8.7倍,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美国合作研究溅渣护炉技术,并在国内40多家钢厂推广应用。开展中日政府专项技术合作,开发适宜我国钢铁企业的高效洁净燃烧和烟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技术。作为国家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权威机构,与30多个国家实现了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数据的有效互认,在国际实验室能力对比中多次名列第一。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