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或将货紧价扬

   日期:2010-12-27     浏览:910    评论:0    
核心提示:  展望2011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形势,预计将继续维持升温态势,呈现供求关系偏紧、价格高位震荡运行、市场金融化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特征。
  展望2011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形势,预计将继续维持升温态势,呈现供求关系偏紧、价格高位震荡运行、市场金融化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特征。
  今后10年之内,中国都处于超级消费群体和超大规模建设拉动消费旺盛增长时期。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预计,2011年全国9种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将超过70亿吨,比上年增长10%以上,再上一个新台阶。重要大宗商品中,全国煤炭需求接近或达到40亿吨,比上年增长15%左右;粗钢消费量将达到7亿吨,增长水平不会低于10%;石油消费量向5亿吨关口靠近,增长8%左右。其他大宗商品消费也都会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整体供应趋向偏紧
  2011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再上新台阶,势必促进新增资源继续增长。预计新一年内全国大宗商品新增资源量(含生产中的重复计算)达到或超过70亿吨,增长10%以上。其中粗钢新增资源量高于7亿吨,铁矿石新增资源量超过16亿吨,增幅都不会低于10%;煤炭新增资源量在40亿吨以上,增长15%左右;石油新增资源量在4.8亿吨左右;铝、铜、锌3种有色金属新增资源量在500万吨左右。
  新增资源结构中,国内产量继续增长,但比上年增幅均有回落。
  中国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一些大宗商品的国内加工产能虽然过剩,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约束了产能的更多释放。其中钢铁、煤炭、水泥、焦炭、矿石等产品所受约束较为明显。据有关资料,2006年至2009年,4年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4.38%。但是2010年上半年,国内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目前,有关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正在拟议之中,以防这次节能减排风暴过后,“两高”行业再次开足马力生产,导致能耗再次被拉高的情况出现。因此,预计新一年内有关部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不会减轻。比如全国节能减排目标下达到各省市后,一些省市再将任务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各地,并与政绩挂钩,这就会使得高压态势实际上还有可能增强。受其影响,在上述行业中,全国将有成百上千的劣势企业被关、停、并、转,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有数千万,甚至上亿吨。比如钢铁业如果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措施得到真正贯彻,并且考虑到金融危机前后钢铁行业投资增速的较多回落,预计2011年全国粗钢产量不会有太多增加。
  新一年内,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得一些矿石、橡胶、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权益,将使得一些大宗商品供应更多地转向进口。预计全年9种大宗商品进口量将达到11亿吨,增长10%以上,明显高出上年增幅。
  有迹象表明,新一年内部分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供应有可能偏紧。其中谷物、矿石等商品进口首当其冲。比如,同样超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将使得印度的粗钢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日益增加的钢铁需求,势必改变目前的世界铁矿石供求格局,即印度将由世界现在最大的铁矿石现货供应国,转变为重要的铁矿石净进口国家。2009年,在中国进口的6亿多吨铁矿石中,来自印度的进口量约占17%。预计2011年内印度铁矿石出口会进一步收紧,净出口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再考虑到欧美钢铁产能的继续复苏,全球范围内的铁矿石供求关系不会宽松。
  从谷物、油料、棉花等农产品供应来看,由于2010年遭遇严重异常气候影响,一些国家对其出口实行限制,甚至完全禁止出口,还由于有的国家加大购买和储备力度,由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全球市场风险加大。有观点认为,目前世界玉米库存处于3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由于持续干旱,将使得2011年春小麦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受其影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自今年6月以来已经上涨了70%,玉米、稻谷、大豆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也涨了不少。联合国因此担心2008年粮价飞涨在全球引发骚乱的一幕将会在2011年重演。由此可见,2011年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尤其是上半年大宗商品资源供应应当趋紧。
  市场金融化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期货市场、电子市场的逐步建立,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获得了很大发展。预计新一年内,随着整体市场的继续扩张,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还会进一步发展。比如,铁矿石期货市场的建立,将被多方面关注和探讨。铁矿石市场的金融化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发展趋势。有关方面因势利导,积极组建铁矿石、稀土金属等原材料期货市场,实现中国自己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对于向世界矿业巨头争取价格话语权,以中国因素积极影响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场价格震荡中高位运行
  供求关系偏紧与成本推动,以及原材料市场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得2011年内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在震荡中保持高位运行局面。预计全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比上年上涨10%左右。
  新一年内中国大宗商品的成本推动力量有增无减。这不仅来自于中国工资、动力、物流和环保费用的增加,还来自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推动中国进口成本的相应增加。
  近期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数据不佳,再加上美联储称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指数已经跌破80点关键支撑位,比较前期88.7高点大跌11%。预计新一年内,美元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有观点认为,随着美国再次掀起全球美元流动性盛宴,美元中期贬值的序幕已经揭开,短期内将跌破70关口,两年内更可能跌穿50点。美元的较大幅度贬值,势必推高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这类“硬资产”价格,包括石油价格、铁矿石价格、煤炭价格、谷物价格、橡胶价格、有色金属、稀土金属价格等,都会高出上年价格水平,尽管其价格上涨是在宽幅震荡中实现的。
  与美元贬值趋势相反,人民币将呈现升值趋势,而且其升值幅度超出预期。比如2011年内见到1?6,甚至更高的汇率水平,并非没有可能。人民币的较大幅度升值,其单位货币购买力的提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推动美元相对贬值的同时,对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无疑是一个很大鼓舞,也会刺激其价格上涨,至少是居高不下。尽管人民币升值也会降低大宗商品的进口成本,但由于无法完全对冲掉由此而引发的国际市场价格的更大幅度上涨,因此其进口成本依然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异常的自然灾害等,都会严重逆转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国际投机资本推波助澜,将使得其价格行情推向极致。
  新一年内世界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巨额负债和财政赤字,失业率居高不下,是笼罩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的巨大阴影,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尚未完全解除。受其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会受到冲击,并使得国内价格产生宽幅震荡。
  链接
  2010年:市场显著升温大宗商品产能过剩缓解
  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显著升温,整体呈现三大特点:国内需求拉动整体消费旺盛增长;产量大量释放,产能过剩问题缓解;受材料成本推动,价格行情震荡上行。
  消费需求增势强劲
  2010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带动之下,决策部门正确调控,成功地抵御了境外债务危机的冲击,推动了全国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各项指标亮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累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8%,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36.7%,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2%;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其中一些消耗原材料较多的工业产品产量,钢材增长21.4%,汽车增长38.4%,轮胎增长23.9%,家用电器普遍增长20%以上。工程机械行业数据也超预期,主要机种产销增幅超过5成,呈现历史最好水平。出口总值增长35.5%,尤其是全国汽车、船舶、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成以上,明显超出预期。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接近10%,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为高位运行局面。
  受到经济增长的推动,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整体需求增势强劲。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1~8月份累计,全国9种大宗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为43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9.7%。重要大宗商品品种中,全国铁矿石表观消费量为109072万吨,增长16.2%;石油表观消费量为28942万吨,增长15.1%;钢材表观消费量(含生产中的重复计算)为51584万吨,增长17.4%;3种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为1966万吨,增长11.2%;橡胶表观消费量为455万吨,增长4.9%。据估算,前8个月煤炭表观消费量达到23.8亿吨,增长22.8%。2010年中国能源类产品,尤其是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反弹,明显高出大宗商品消费平均增速,既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
  根据前8个月数据测算,预计2010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不会低于60亿吨,比上年增长15%以上。
  新增资源大幅增长
  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了新增资源的大幅增长。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10年1~8月份累计,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新增资源量为43.5亿吨,比上年增长20%。重要大宗商品中,煤炭、铁矿石、电解铝、钢铁增幅较大,普遍在20%左右;铜、锌、橡胶等增速较低,食糖还出现了负增长。
  预计2010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新增资源量为65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5%以上。
  新增资源的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国内生产。按照国家统计数据和估算数据测算,2010年前8个月累计,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国内产量约为36.6亿吨,同比增长22.7%。其中全国粗钢产量425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3%;钢材产量(含统计中的重复计算,下同)53558万吨,增长21.4%。预计全年粗钢产量接近6.4亿吨,比上年增长10%以上;钢材产量接近或达到8亿吨,增长15%左右;煤炭全年产量超过30亿吨,增长15%以上;铁矿石产量接近10亿吨,增长20%左右。
  国内产量的大幅增长,使得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很大缓解。比如,按照目前全国粗钢产能7~8亿吨计算,预计2010年全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0%~90%,属于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由此可见,经过今年钢铁产量的继续释放,尽管中国钢铁产能依然过剩,但其过剩压力减轻,并未出现所谓的严重过剩局面。
  资源结构中,进口量增幅为9.8%。重要商品中,能源类产品进口强劲增长,总量增幅在3成左右;钢材、有色金属、橡胶进口或是下降,或是小幅增长。
  中国大宗商品,尤其是资源性的初级产品,对进口依赖性较大。201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增加,尤其是能源类产品进口增势强劲。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10年1~8月份累计,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为近7亿吨,比上年增长9.8%。其中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46%,石油进口增长22.6%。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从另一方面显示了中国需求的显著增加对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支撑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之一。
  进口成本推动市场价格震荡上行
  今年以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呈现震荡上行格局。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到2010年9月份,全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4.4%,比去年同期上涨14.3%。重要大宗商品中,矿产品类价格涨幅最大,比去年同期上涨40.4%,食糖类价格上涨38.8%,橡胶类上涨37.2%;金属和能源类上涨12%左右;牲畜类涨幅最小,仅为6.3%。
  2009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最重要的推手在于国际市场行情强劲扬升,显著加大了中国输入性成本压力。据海关统计,2010年1~8月份累计,中国12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超过4成。重要商品中,铜进口价格累计上涨66.4%,橡胶价格上涨64%,铁矿石价格上涨55.2%,原油价格上涨45.1%,食糖价格上涨54%,棉花价格上涨39.3%。
  从全年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呈现震荡上行格局。到8月份,全国12种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比年初上涨了7.1%。受到四季度棉花、谷物、石油等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影响,预计全年进口价格水平还会进一步扬升。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