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山东省内3大钢铁企业开工率目前已达80%-90%,但由于用钢企业当前仍然需求低迷,以及多年积累的产能过剩后果凸显,山东省工业指挥部日前预测,一季度全省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仍然低迷,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比仍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转机将出现在4月份。
据介绍,1月份,在钢材经销商增补库存和国家扩大投资利好消息刺激下,山东钢铁企业生产形势明显好于去年4季度。“3大钢企尚未全部恢复产能,但部分中小钢铁企业满负荷生产,效益增长较快。”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以鲁丽、潍钢为代表的使用国内矿和贸易矿作原料、主要产品为建筑用钢材的小钢铁企业,效益正在逐步回升。1月份,鲁丽集团实现利润突破3000万元,打破了历年来首月利润几乎为零的记录;潍钢集团实现利润998万元,环比增加465万元。
在去年库存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年初国内销售略有回升,1月份钢材产销率达到101.29%。受国外市场需求继续低迷影响,1月份出口钢铁产品仅3.34万吨,同比下降79.11%。钢铁产品价格在12月份微升的基础上小幅上扬,多数钢铁产品价格回升到3800元-4200元/吨,但同比仍下降15%-30%,预计全行业经济效益仍处于亏损状况。济钢、莱钢等长期使用长协矿生产、主要产品为板材的大型钢铁企业,虽然生产效益状况有所好转,但亏损额度仍然较大。据透露,1月份,济钢集团同比减少盈利6.35亿元,莱钢集团同比减少盈利7.7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月底,市场上各种钢材价格与月初相比都下降了400元/吨左右。这是继1月份国内钢铁产品价格出现小幅上扬后再次呈下行态势。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说,钢铁企业再次陷入没有需求的困难局面,不仅国际市场没有订单,国内市场订单与1月份相比也大幅减少,钢铁产品市场价格再次出现下跌。
山东省工业经济指挥部预测,一季度全省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仍然比较低迷,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比仍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4月份,随着济钢、莱钢等开始执行新财年长协价格,山东省钢铁企业的生产及效益将出现转机。预计上半年山东省钢铁产量和经济效益将继续呈现下降走势,全省上半年生产铁约2500万吨,粗钢2300万吨,钢材250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17%、8.83%和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