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着衡钢一步步长大的。”说这句话的时候,81岁的颜朗老人眼微微眯着,嘴里的每个字都特意加强重音,一种自豪在不经意间显露无遗。
50年前,颜朗是衡钢的第一批工人。
“那时候厂里发工作服,生产一线的颜色都比较深,为啥?条件不允许啊,到处是黄土,到处是高炉,一刮大风,黑烟粉尘灌得人满头满脸,一件衣服洗干净了要半块肥皂呢。哪像现在,在车间里还能穿白衬衣。”言语间,老人似乎对当年颇有些遗憾。
对记者说这些话的时候,颜朗正站在家里的阳台上。从他身后望去,衡钢的厂房隐约露出一角,天蓝色的屋顶夹杂在绿树丛中,老人说,那是看起来最舒服的颜色。
……
颜朗的感受,正是衡钢5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
从昔日手工作坊式的地方小企业,到今天全球第二家年产量过百万吨的专业化无缝钢管生产企业。从灰头土脸,废水流溢,到今天蓝天白云,绿草如茵,衡钢上演了“大变脸”的精彩一幕。
值得瞩目的是,2007年,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省有关职能部门对在湘的28家国家千家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量、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评估,衡钢的18个子项均获满分。同时,因超额完成节能量而按规定增获2分,最终以102分的成绩居湖南省冶金行业第一名,在全省28家重点耗能企业中名列前茅。
2008年,衡钢的吨钢能耗、新水消耗、污染减排又一次取得辉煌成就,均提前并超额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
当人们还习惯性地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眼光看待钢铁行业时,衡钢的“华丽转身”不能不令人惊叹。
生存与发展的抉择
尽管身为地方企业中的“巨无霸”,衡钢近年却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从地理位置上说,50年前偏居城郊的企业如今已被圈进外环之内,往北不到5公里就是高新开发区。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衡钢早就确立了“绿色衡钢”的战略目标。衡钢人提出“百年衡钢、环保为先”的理念,始终把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提升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看待,反复强调环保工作与企业生存、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求站在“百年衡钢”的战略高度抓好环保工作。
从企业自身发展看,随着钢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国际国内同行的吨钢能耗正持续下降。消耗高意味着成本高,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生存的空间;而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各种政策的调控越来越严,稍一迟疑或者是动作慢一点,企业就将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被远远地抛到后面。
“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坚持不懈地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我们别无选择!”衡钢的决策层把这句话钉到了墙上,更写进了每个员工的心里。
“一直有种奇怪的论调,说钢铁行业的高污染高能耗是与生俱来的,没法治理。”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衡钢集团副总经理左少怀眉头皱着,对这种“怀疑论”显得非常愤懑。“这种说法只是对20年前钢铁企业的一种惯性认识,现在钢铁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比原来提高了很多,完全可以把污染治理好!”
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外知名的钢铁企业基本上都是建在城市内,如宝钢、鞍钢、武钢、攀钢、包钢、马钢、杭钢等,即使工业经济发达的欧洲,钢铁企业坐落于城市的也不胜枚举。在经历工业化初期的粗放型生产之后,通过投入与技术的升级,普遍形成了与环境的和谐共荣。
“问题的核心是,不能简单地把钢铁企业与高污染、高能耗划个等号,关键是看企业的责任、认识以及治理的决心和力度!”衡钢集团副总经理凌仲秋的话掷地有声。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衡钢提出了包含“环境优美、清洁生产、纯净钢”三方面内容的“绿色衡钢”战略目标,并把它放到了衡钢三大发展战略目标的首位。2005年,继宝钢之后,第二家在全国钢铁工业企业中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向社会公开承诺环保目标并报告节能减排情况。到2008年,衡钢所发布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承诺内容已全部兑现。
“百年衡钢、环保为先”,这句话的提出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种对企业发展的深层认识一旦形成,就深入骨髓,融入血脉,成为实实在在的践行。
四年2.95个亿换来了什么
在衡钢,记者看到了一组令人吃惊的数据。
从2004年开始的四年间,衡钢仅在主要节能减排技改项目上的投资就达到了2.95亿。包括1#、2#电炉除尘系统改造、工业窑炉气代油改造、废水资源综合利用在内,单项投资最小的三四百万,最多的接近7000万。统计显示,光节能减排一项,就占到了衡钢四年总投入的10%以上。这个比例,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即将在今年3月产出第一炉铁水的衡钢70万吨炼铁项目,更将衡钢人的大气魄体现得淋漓尽致。在12个亿的总投资中,环保投资高达2.38亿,占到总投资的19.8%。
大投入是为了大产出,这笔账衡钢算得非常清楚。“当然,我们算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账,经济账之外,更要算环境的大账。”衡钢集团副总经理凌仲秋说。
以工业窑炉气代油改造为例,衡钢采用建滔(衡阳)氮肥厂的副产品煤气和中石油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替代重油,至2008年3月底止,已彻底结束了工业窑炉50年来使用重油作燃料的历史。“气代油”工程节能排减成效显著。如340连轧管机组,2008年天然气消耗为61立方米/吨,电力消耗105千瓦时/吨,分别比国内同类机组低21%、11%。2006年89机组工业窑炉燃料由重油改为天然气,环形炉天然气消耗、步进炉煤气消耗成本同比分别下降33%、19%,年节能创效2000万元以上。相比6600万元的巨额投入,这算得上一笔合算的“买卖”,但更值得喜悦的是,通过“油改气”,废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大幅度削减。
事实已经给了衡钢丰厚的回报。在企业规模、生产经营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同时,衡钢各项能耗、环保指标逐年降低。2008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60%;2008年吨钢综合能耗为233千克标煤/吨、万元产值能耗300千克标煤/万元,同比分别下降8.23%、27.71%。2005—2008年,衡钢尽管产量增加了两倍,却实现了增产减污,主要污染物SO2、烟粉尘、COD的排放分别削减了414.76吨、58.86吨、106.72吨,2008年吨钢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粉尘、COD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77.28%、65.24%、86.22%,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达到清洁生产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为了更加直观地显现衡钢节能减排带来的成效,记者特意搜集到了一组对比的数据——
10年前,衡钢吨钢耗费标准煤695千克、耗水21.59吨,2008年分别下降到233千克和4.8吨;
10年前,衡钢吨钢二氧化硫、粉尘、COD排放量为6.52千克、
对衡钢走过的路,数字已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衡钢的态度,衡钢的信心
在衡钢采访,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遍地的绿草以及湛蓝的天空。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整个厂区绿地面积超过了8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到了37%。而天空中,烟囱喷出的黑烟早已成为了历史,光看厂房的屋顶就知道,那鲜亮的色彩绝不是洗出来的。
看似简单的变化,其实蕴涵着衡钢人“壮士断腕”的决心。2006年7月,正值生产最红火时期,公司下属的炼钢分厂大管坯除尘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浓烟直往外冒,当时,市场钢管坯料非常抢手,外购管坯料每吨高出自产坯400—500元,企业没有将除尘问题拖延到市场淡季后再解决,而是马上停产检修,那次检修整整花了11天,公司因外购坯而多花费1000多万元成本。
淘汰落后设备,向科技要效益,衡钢把“加减法”做得炉火纯青。衡钢集团安全环保处处长唐新文告诉记者,这几年,衡钢先后忍痛淘汰了曾为企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76热轧机组、76连轧管机组、100机组以及水煤气站、石灰窑和发生炉煤气站等相当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设备设施与工艺;遵循“先进、适用、可靠、经济、节能、环保”的原则,筹资35亿元兴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340连轧管机组、弧形连铸圆管坯生产线、套管加工生产线等;投入巨额资金,对108、89、50机组实行了技术升级改造。与此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如电炉泡沫渣、高效连铸、重油雾化、水循环利用、负荷控制、锅炉集中供热等等,使衡钢的节能减排真正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上。
在衡钢,节能减排一直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光从衡钢集团总经理赵建辉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他曾特批:凡通过评估的低于50万元的科技节能项目,免去一切繁琐的项目审批程序,只需主管副总经理批示便可直接立项。重要环保设施不能与生产同步运转,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停产。对较为专业的环保设施,宁可多花钱,也坚决委托承包给专业环保公司营运,确保运行效果。
在参观衡钢投资6670万元建成的废水资源综合利用一、二期工程时,记者怎么也不敢想,每年如此巨量的工业废水竟然能循环利用,完全实现废水零排放。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无论是车间的冷却水还是生活区浇花灌溉,用的都是清洁的回用水。
“何止没有异味,如果进一步处理,简直可以烧开了喝!”在污水处理厂,员工的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什么叫“胸有成竹”,什么叫“牛气冲天”。
也许,这正是衡钢的态度,正是衡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