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新采煤沉陷治理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日期:2009-02-16     浏览:948    评论:0    

近日从市沉治办获悉:安徽省阜新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在全国72个沉陷区治理城市中率先完成任务,是唯一一个通过验收、做到任务完成资金未超的治沉城市。

  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至今已有100多年开采历史,新中国建立后60年来,累计生产煤炭6.8亿吨,上缴税费40亿元,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经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沉陷区。20014月,经市沉治办调查,全市采煤沉陷区范围为101.38平方公里,分为13个沉陷区,累计受损住宅建筑面积147.29万平方米,受灾居民28733户、78486人。其中,严重威胁居民安全、急需搬迁治理的受损住宅建筑面积 86.12万平方米,受灾居民16775户;受损学校19所、建筑面积8.24万平方米;受损医院3所、建筑面积6060平方米;受损企事业单位用房、商饮服修网点205个,受损建筑面积15.68万平方米;受破坏道路29条共35.26公里、自来水管路35.4公里、下水管路8.6公里、供电线路 5.05公里、通信线路154.2公里;受影响农田2.1万亩。调查中市沉治办完成了《阜新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工作。

  面对沉陷区险情,市委、市政府在举全市之力抓治沉的同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汇报情况,国务院多位领导对阜新市采煤沉陷区治理做出重要批示,并责成国家计委等15部门来阜调研、听取汇报,20024月,国家计委批复阜新市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立项,项目总投资11.8亿元,居全国各治沉城市资金之首。2003131(除夕)夜,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阜新市查看采煤沉陷区受损房屋,看望困难群众,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做了重要指示。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全市采煤沉陷区的治理,由企盼变成了现实。

  20026月,阜新市治沉工程开工建设。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极为关注。200363,温家宝到辽宁视察时,对沉陷区治理下达四道军令2004317,张文岳提出,一定要把加快工程进度作为沉陷区治理工作好坏的标志,并要时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2004年末,时任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阜新市看望沉陷区居民,对治沉工作视察指导。市委书记姚志平、市长潘利国等市领导,亲临治沉现场指导工作,先后组织召开50余次协调会议,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重大问题。

  为使治沉工程又好又快完成,市沉治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创新思维方式与工作模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治沉工程规划设计;二是选出优秀设计方案;三是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和有关规定面向全国招标,6年间招投标60多次,全国160多个单位中标,保证了治沉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强化质量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20026月开工建设的煤海小区,用150天时间建成,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入住。

  治沉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市委书记姚志平要求治沉工程不允许错花国家一分钱,并强调治沉过程中发现违纪问题要依法追究。按照市领导要求,市沉治办出台35项政策;制订了14项规章制度与两项管理办法,保证了治沉工程顺利进行,使有限的治沉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仅2002年、2003年,通过治沉工程招投标,节省资金2000多万元。同时,市沉治办在拆迁安置中实行阳光操作,严格掌握政策,保证了拆迁安置工作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群众满意。6年间,市沉治办收到锦旗300多面,诗歌、表扬信30多封。

  阜新市治沉工程历时6年全面完成。到2008年末,完成总建筑10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住宅楼86.4万平方米,建设平房5.45万平方米,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13.3万平方米。安置并受益居民34443户。其中:安置沉陷区居民 18333户、动迁居民3610户、加固维修12500(国家计划10258)。维修加固学校、企事业单位61家、供电线路、给水排水管线维修加固3 万延长米,道路维修28.9万平方米,治理沉陷坑3处,整治沉陷区成片迁出空地面积398.4公顷

  阜新市治沉工程中有35栋住宅楼被评为省、市优质主体样板工程;长新小区10栋楼房,被评为阜新住宅建筑史上质量最好的楼房。2003年末,市沉治办档案馆跃升为省二级档案馆。2004 年,治沉工程被市委宣传部等4家单位评为阜新经济转型十大重点工程2005年,市沉治办被市政府评为工程质量管理先进单位。20076月,省财政厅对全省17个重点项目进行效绩考核时,阜新市沉陷治理长新小区居全省第一。全国有72个城市、百余人次来阜参观学习。

  如今,阜新市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成为屹立在阜新大地上的一座丰碑。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