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员工:寒冬里感受暖流

   日期:2009-02-01     浏览:1068    评论:0    

就业乃民生之本,事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多渠道全方位扩大就业,成为我省扩内需、保增长重要的着力点。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一组报道,通过解剖大型国企、中小企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不同社会角色在保就业、促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期对各地进一步做好这方面工作有所启发。

    1月19,星期一。

    
按农历节气,应该是数九寒天,但这一天的阳光格外灿烂。本应在家休息的莱钢集团机务段职工刘景涛,骑着电动车来到他负责的职工俱乐部忙碌开来。没有莱钢,就没有我第二次生命。现在是莱钢最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奉献我的一切,共渡难关。

    2000
年开始血液透析,20054月做了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刘景涛深切感觉到,没有莱钢,他支撑不到现在。在他生死系于一线的时刻,他的领导、工友和素不相识的同事捐款15万元,集团又从大病基金里资助了5万多元,直到现在,刘景涛还享受着每年5万元的大病基金。有集团领导和所有莱钢人不断的鼓励和强有力的支持,刘景涛奇迹般康复。为他做手术的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的专家都不敢相信,刘景涛居然于20063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虽然刘景涛是莱钢4万职工中的非典型个例,但他的心态,却是莱钢人的典型代表。

    2008
年,莱钢经历了自2000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原材料价格暴涨,钢材价格暴跌,出口订单一夜蒸发,莱钢陷入严冬:9座炼铁高炉停了3座,产量降了50%,数千职工无活可干。

    
面对困境,莱钢集团董事长宋兰祥承诺:不让一个职工下岗,不让一个职工因缺钱看不起病,不让一个职工子女因缺钱上不起学!

    
20089月开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剧,钢材国际市场严重萎缩,加之国内普通钢材产能严重过剩,价格迅速下滑,平均每吨降价达1200-1400元,最严重的是价格拦腰砍,从吨钢6000多元降至3000多元。莱钢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他们按照产量服从效益的原则,全力以赴确保盈利水平较高产品的生产,对仍有边际效益的产品,根据客户需要适量生产,对亏损的产品压缩产量直至停产。按照市场和用户需求,及时研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做好品种结构优化和调整,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市场竞争力。他们在全国率先开发并生产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用H型钢、集装箱用超高强度钢、叉车门架槽钢、欧标系列型钢、热轧F型钢、抗8级地震的螺纹钢等35个新产品,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轨排生产控制技术,是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遥遥领先,一举打破制约我国磁悬浮交通发展的瓶颈。现在,莱钢是京沪高速铁路主要钢材供应商,已签订35万吨供货合同。去年1018日,莱钢取得了首批3个规格的核电工程用H型钢供货合同。该批产品将首次应用于广东核电集团承建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以及广东阳江核电站3个建设项目,莱钢也由此成为核电工程用高端H型钢首家生产和供货企业。

    
莱钢职工开展了企业有困难,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成了莱钢人的共识。经专家组核实,仅技改工程指挥部这一个部的40项合理化建议,就可减少投资3100万元。而用火车代替汽车运输一项,每年节省运费达4000多万元。莱钢人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克焦碳做起,通过这些合理化建议和技改项目,每月可使莱钢节约1.5亿元。

    1月15,刚刚恢复生产的全国最大的H
型钢生产基地莱钢型钢厂的大型轧钢车间机器轰鸣,庞大的钢锭被轧制成京沪高铁、磁悬浮列车轨排用的F型钢。24岁的轧钢大班班长田志灿,带着5个当班工人一丝不苟地忙碌着。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冶金系的田志灿告诉记者:以前,接近开关离位,只能等自动化部的人来修。但耽误30秒,就要废两支钢40多吨,损失的利润达20多万元。一般来说,自动化部的人要赶到现场,怎么也得几分钟。还有经常出现的堆钢,出现一次,至少处理4-8小时,加上设备损坏、废钢,损失超过40万元。经过停产期间的集中培训,现在大多数员工都掌握了排除技巧,去年9月至今没出现一次堆钢事故。

    2008
年,莱钢共有5.2万人次参加工艺流程、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生产、哲学知识、法规纪律培训,38000多名职工加入了3800多个QC小组。集团内不仅没有一个人下岗,莱钢还吸纳了包括5个博士在内的1700多大中专毕业生,2009年,莱钢还将招收500多大中专毕业生,不仅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助了一臂之力,也为莱钢今后的发展储备了良好的人力资源。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心职工生活。为此,莱钢建立了送温暖基金、大病医疗互助基金、意外伤害基金和低保基金四条保障线,目前,四个基金的本金达到1.8亿元,从2003年至今,共支出1139万元,救助一万多人次。就连生活在莱钢小区,跟莱钢没有任何瓜葛的人,都纳入保障线的覆盖范围。

    
元旦前,29岁的重庆大学冶金专业博士梁栋携已在重庆工作的妻子来到莱钢。考察了许多地方和企业的梁栋被莱钢的温暖氛围和研发环境吸引,爽快地与莱钢签订了就业协议。尽管现在还是经济严冬,但展现在我面前的,分明是众志成城战寒冬的暖流!一个有这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能和职工形成这种唇齿相依的鱼水关系,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去年12月起,钢材价格开始上涨,以贸易铁矿石价格论,莱钢已出现边际效益。也许钢铁企业的寒冬,不会太久。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