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重组出现变局 鞍钢和宝钢双双出局
“攀钢重组最终可能花落武钢。武钢已经启动了重组攀钢的方案。”
但武钢亮相前台,让原本清晰的攀钢重组路线图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武钢登上前台
“武钢集团早就启动了重组攀钢的方案,只等待国资委的批示。”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武钢高层为此已数次进京,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此事。”
“重组攀钢是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希望国资委和市场方面都能给予一定的支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攀钢重组取决于宝钢、鞍钢、武钢的对决。但宝钢集团办公室相关人士明确告诉记者:“我们没有就重组方面的事情和攀钢接触过,目前也没有这方面的意向。”坊间认为,宝钢虽然在技术上占据优势,但其姿态过于强势,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被宝钢重组。
作为攀钢整体上市现金选择权第三方担保人,鞍钢曾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重组攀钢。但今年5月,鞍钢总经理张晓刚就攀钢重组一事表态时称“我们只是帮个忙”。国金证券钢铁分析师周涛认为,鞍钢不可能重组攀钢:“鞍钢的第三方担保只是形式方面的担保,这和攀钢重组没有任何关系,如果鞍钢利用现金行使权去收购攀钢,显然成本太高。”
事实上,武钢对攀钢垂涎已久。由于攀钢有丰富的钒钛资源,早在2006年,武钢掌门人邓崎琳就表达了重组攀钢的意愿:“武钢希望与攀钢实现重组后能够优化攀钢的产业结构,形成企业优势的互补,发挥攀钢的矿石资源优势及区域的市场优势。”
不容忽视的是,央企重组并购从来都不是取决于企业本身,国资“老板”的一纸公文,才是央企重组的最终指令。
暴跌无碍重组
国信证券(行情股吧)研究员郑东认为,此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攀钢系”股票会遭遇跌停,目前尚不清楚攀钢股票异动的真实原因。但攀钢酝酿整体上市时大盘处于高位,当时设定的现金选择权价格在目前市道下显然偏高,一些信心不足的投资者抛掉股票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武钢的登场,是否与攀钢系的暴跌有关?“攀钢系股票的跌停,主要是市场层面的反应,和重组没有关系。”武钢宣传部杨主任认为,“也有可能是套利者知道了攀钢的一些利好消息故意砸盘。”
杨主任同时表示,武钢重组攀钢是长期战略投资者,不是财务投资者,不是短期套利,更多的是从资产、管理、市场方面的重组和合作,因此,武钢重组攀钢“不会受到股价的影响”。
打造“中西南”基地
“攀钢虽然在央企中产能规模最小,但在国际铁矿石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攀钢拥有的国内20%的铁矿石资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著名钢铁专家马忠普说,“另外,攀钢的钒钛产品很有特色。”
资料显示,中国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攀钢的优势并不在钢铁,而在钒、钛资源,两者储量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1.6%和35.17%。同时,攀钢也是世界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事实上,在宝、鞍、武、攀四家钢铁央企中,攀钢是除鞍钢外第二家拥有矿山的企业,而宝钢和武钢都没有矿山。
武钢宣传部杨主任认为,攀钢的产品“很有远景”,武钢重组攀钢后可优势互补,扩大西南市场:“攀钢的产品主要是满足西南地区,如果武钢重组攀钢,那将形成央企三足鼎立的局面。”
马忠普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的跨地区合并重组,最终将形成以“鞍钢-本钢”为核心的东北钢铁工业基地、以河北钢铁集团为核心的华北钢铁基地、以“宝钢-马钢”为核心的华东钢铁基地和以“武钢-攀钢”为核心的中西南钢铁工业基地。
“对于扩张版图比起鞍钢和宝钢都弱的武钢来说,重组攀钢,武钢的意愿更大、更主动。因受到进口铁矿石长江段水运费用高、成本压力及环保容量等影响,武钢下一步瞄准有矿山的攀钢也是情理之中。”马忠普认为,“武钢目前已经拿下了鄂钢、柳钢和昆钢,只剩下湘钢、重钢和攀钢了,中西南钢铁基地渐成雏形。”
攀钢集团整体上市历程
2007年: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