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接轨国际

   日期:2008-12-25     浏览:987    评论:0    

即将过去的2008年,若要选择最影响我们经济和生活的大事件,大起大落油价无疑将名列其中。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

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际市场油价似脱僵野马开始狂奔并步入史无前例的快速上涨期,而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操盘手很快目睹了原油期货突破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两大关口。转过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便历史性地触及每桶100美元大关。继续飙升的油价,在今年的7月11日创下历史新最,纽约期货原油每桶147.27美元。

令这些操盘手始料不及的是,国际石油市场在年中之后突然风标逆转,其油价呈现了持续大幅下跌的态势,先是在12月5日收盘于每桶40.81美元,为2004年12月10日以来最低水平。紧接着,在12日19日收盘前跌破33.87美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据专业机构的统计,与年中的历史最高纪录相比,国际油价在短短5个月内每桶下跌了100美元以上。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业内专家们称实为罕见。

作为一种特殊信号,国际油价波动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变化趋向,而国际油价在期货市场里的变动也反映了金融工具在其中起的作用。对上半年的油价持续飙升,业界认为供求关系紧张与大量投机是导致的主要因素;对下半年油价急转直下,业界强调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下滑并造成原油需求锐减是直接因素。

未来大幅回落性不大

近期,国际能源机构再次下调了今明两年国际原油需求的预测。根据该组织预计,今年国际市场原油日消费量将下降24万桶至8650万桶,明年全球原油日消费量将减少44万桶至8720万桶。作出这样一个预测,国际能源机构称主要基于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扩大,全球经济下滑也更进一步,这必然引发石油需求的继续下降。而美林公司更大胆地把未来国际油价设定在25美元。

业界披露,现在国际石油边际生产成本和前一段国际石油大公司进行石油投资的时候,皆需要做一个平衡点的测算,有的用四十几美元或者五十几美元基准,并作为项目投资测算点。

事实上,无论是否做平衡点的测算,若国际油价真的降到二十几美元的话,这必将大大影响到石油上游投资的热情与积极性。而对于一个开发周期性很长的产业,当全球经济复苏之时,石油生产供应能力就会明显不足。

一向被认为对国际油价走势有"权威影响力"的欧佩克,正全力以赴阻止国际油价继续下滑,并在阿尔及利亚举行部长级特别会议上呼吁俄罗斯等非成员国协同减产,并拟定为每天减产200万桶。

作为对这一建议的积极响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外表示,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的重要收入来源,俄罗斯已做好准备与欧佩克协同应对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不排除俄罗斯加入欧佩克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但影响油价攀升或跌降的三大主导因素--石油供求的基本面、欧佩克的市场策略、美国的金融体系根本没有改变。而由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2009年国际油价继续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

油改步入历史性拐点

此番国际油价的巨跌,无疑为中国成品油市场一揽子的改革再次提供难得的机遇。因为在过去十多年中,我们的主管部门一直在"择机"等待并期盼一个理想的国际低油价的环境,而这种犹豫不决错失了大好的改革时段,眼睁睁看着国际油价从30美元走到150美元。

有趣的是,在此次由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发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穴征求意见稿雪》之前,国内的一些民营成品油企业开始自发的与"国际接轨"。在北京、广州等城市,一些民营加油站将汽柴油零售价每升下调了0.1元至0.5元不等,当时国际油价已在60美元区间以下。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完成了对外征求意见,明年将实施以代替燃油税征收,并同时取消养路费。而按此计划,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对中国迎来成品油消费新时代,业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一步,而接下来,更需要主管部门拿出更大的勇气与智慧,加快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彻底改革,与国际市场"无缝隙"的接轨。

事实上,在这次改革中,燃油税费改革方案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并没有按业界料想的那样同步出炉。国家发改委强调,国产陆上原油价格依然继续实行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坚持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

"不与国际直接接轨,诚然避免了海外石油巨头直接积压中国市场,但对已确立的建立国内石油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非常不利。因为这实际上继续保护了中国两大石油巨头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一位专家坦言。

打造合理"石油架构",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已到了关键时刻,不能再被延缓或耽误。

根治煤电矛盾在此时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加上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因素,已影响到实体经济,进而导致煤炭、电力出现下滑的态势。

据统计,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完成发电量254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6%。增速同比回落23.4个百分点,环比回落5.6个百分点。该增速是1989年以来最低,而且是首次连续两个月下降。

高耗能行业电力需求的回落是导致电力整体需求进一步萎缩的主要原因。此前业内专家预计的12月份发电量增速同比将进一步回落已成定局,但环比回落幅度可能放缓,而2008年和2009年全年发电量增速在6%-7%和3%-5%的范围内。

近几年,国际煤价和国际油价走势密切相关,煤价处于对油价跟涨跟跌的状态。从10月起,国内煤价开始大幅下跌,其中动力煤跌幅已超过50%。而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及下游需求疲软拖累煤价进一步下跌。12月初,秦皇岛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暂企稳后又急剧下跌,尤其是优质动力煤,吨价下跌100元。

"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视频会议"上,国家发改委表示,2009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预计将保持增长,但增幅将继续回落。煤炭市场供求形势将总体宽松,但由于存在产运需结构性矛盾和一些不确定因素,仍有可能出现部分品种、区域和时段性矛盾。

  业内专家强调指出,尽管明年煤电下滑还将继续,但在客观上为其自身的改革创造了更的空间,对彻底根治电煤引发的两大行业长久的体制矛盾对抗带来新的机遇。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