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行胡同中远去的叮叮当当

   日期:2008-12-15     浏览:1201    评论:0    

    老沈阳,中街附近曾有过一条铜行胡同,不长的小巷子却集中了卖各种铜器的店铺门脸,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市场。因为汇聚了这些特色店铺,巷子也被称为铜行胡同。

 

  这条被岁月湮没的胡同,在今人的记忆中几乎是个空白。那么,当年红红火火的铜行胡同是什么样的呢?

 

  走访 这里的铜火锅曾远近闻名

 

  据资料记载,铜行是在清朝年间形成的制造和销售铜器的集中地,地点位于沈阳故宫后墙外中心庙以北的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胡同,俗称“铜行胡同”。

 

  1211,记者来到中街,在中心庙门前,按照资料所记载,应该是铜行胡同的旧址,而如今这里已成为一片平坦的开阔地。打听了几位老人,都对“铜行胡同”闻所未闻。正当记者疑惑那文字资料中的胡同是否真实存在的当口儿,一位大爷忽然给出了柳暗花明的答案。

 

  “铜行胡同,哦,这个名字,一时真没反应过来,多少年没听人提起过了。”大爷指着中街上一个柱形电视屏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有三条胡同,沿着电视屏向北的那一条就是铜行胡同,当年那里卖的铜火锅远近闻名。”

 

  按照大爷的指点,记者走进那条巷子,两边都是工地,新建的大厦工程正在进行中,地上多是泥水,走到尽头便是北中街,对面是十王府后巷的平房区。

 

  所谓铜行,自然早就不复存在了,而当年,这条胡同里制造铜器的手工作坊和专门经营各种铜器的店家鳞次栉比,店铺里铜器烁烁,作坊里响声不绝。有人说,在百行之中,铜行堪称是有声有色的行业。遥想当年,黎明从铜行胡同里最早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唤醒这座熟睡的古城。

 

  形成 1851年胡同出现铜器店

 

  据沈河区档案馆提供的资料显示,铜行集中在这条胡同的最初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1851年,一个叫栗文秀的人开办了最早的一家铜器店———永泰成。到了光绪元年,大概在1875年,一个叫李和顺的人办起了另一家店铺———永顺兴。

 

  此后,就像如今的酒吧一条街一样,铜器店开始聚集在这条小巷子里,在光绪年间,从1821年至1895年,一些铜锡工匠相继来此开办了福顺长、恒顺德、双兴和;至光绪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又有公义长、恒发永、利盛永三家开业。仅光绪年间就建成了7家。

 

  上世纪初,又有大批手工业者先后来到这里,在1913年到1930年间又办起了德义诚、德和盛、永聚兴等12家。到1932年,又有8家新店开张。在这个过程以及后来的日子里,这些店铺有的倒闭,有的又重新开张,近百年间,更换不断。

 

  据介绍,当年铜行里有四家店铺专门卖铜器,是在铜行胡同北口西角的恒盛德、恒顺德和北口东角的中和顺、德胜东。除此之外,其余大部分是生铜作坊和熟铜作坊,还有一些前店后厂的店铺。

 

  铜行作坊中,生铜制品玲珑剔透,做工精细;熟铜制品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因为既有生活的实用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所以充分显示了民族手工业传统的高超技艺。据介绍,生铜制品主要有香炉、蜡台、门把手、手摇冰糕机、大车用的铜钩、铜圈、衣钩、幔帐钩、铜锁等;熟铜制品主要有铜壶、盆、勺、火锅等。

 

  由于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制铜技术不断提高,铜行里还出现了许多能工巧匠。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大业昌的景师傅,他以制作管号而闻名;还有一位姓于的师傅,以制作的铜盆锃光瓦亮而畅销各地。此外,一些特殊的红铜制品、生铜制品也都曾经驰名全国。

 

  困境 铜行各商号濒临破产

 

  在旧社会,民族工业和传统技艺始终摆脱不了艰难的困境,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集中的一个体现就是,工人的待遇非常低,生活也得不到保障。

 

  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工人们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要命的饺子救命糖,滚蛋的元宵吃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年从农历九月十六,东家给一顿饺子吃,从此每天晚上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一直到腊月二十三,吃完了灶糖就不再加夜班了,而到了正月十五吃完了元宵,东家要重新归拢店铺,工人听任东家决定去留,有的工人被解雇,无奈打起行李卷,只得另谋出路。

 

  更加糟糕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从此,铜行的命运在飘摇的时事下不断受挫。比较荒唐的一项法规出台于1941725,当天颁布的物价等临时措置法(俗称物价停止令)规定,所有物价一律不准超过同年725的价格,即从这一天起,必须按照“公定”、“标准”、“协定”、“自报”4种价格公售,不准再涨,谁若违反,即按“经济犯”或罚款等办法给予惩治。

 

  这一奇怪的经济法规带来的后果是民族工商业的极大灾难。当时“伪币”日益贬值,制铜业卖出多少货,就赔多少钱,因此铜行各商号日趋衰落,濒临破产。

 

  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大搞所谓“金属献纳”,强行掠夺民间的金银铜铁,不“献纳”而私自生产的,就要受到刑事和经济处罚。当年商号“公和利”因卖了一个轻铁饭盒,就被没收了7吨多原材料,罚款“伪币”两千元,同时将该店经理李盛林关押5个月。商号“德合盛”因屋内存有一筐铝制衣挂和门把手,被发现后经理被关押,财东也吓跑了。“永合兴”被查出碎铜,日本人将女经理定为“经济犯”,关押90天,孩子胎亡,其夫被杀害。

 

  据记载,实行“金属献纳”后,铜行里各号平均损失约有“伪币”两万两千元。一个例子是,“仁义成”经理王襄忱从开业资金为“伪币”8000元,到关门时只剩下桌椅板凳,产品和原料一无所有。整个铜行进入萧条冷落中,不过维持着奄奄一息的生命。

 

  变迁 铜行胡同不复存在

 

  1948112,沈阳解放,铜行得以新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铜业工人组织了基层工会,实行8小时工作制,星期日休息。工人们还开始在成立的夜校中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当时,德顺成、恒发永、恒兴永等还接受东北军区后勤部的军需任务,生产军用铜扣、皮带卡、帽徽、马具等产品,支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在随后进行的全国性的公私合营的道路中,1954年铜行业者自愿组织了合作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时,铜行业者纷纷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先后成立了“公私合营德顺成小五金厂”,后改为“缝纫机零件二厂”,厂址迁至大北关财神庙胡同;组织了“第四翻砂合作社”,后并入工农铝制品厂;各家熟铜作坊联合组织了小南边门第八小五金制品厂,后并入拉链厂;还有少部分归并到“同益成”乐器店和乐器工厂。至此,铜行已经进行了彻底的变迁,当年的铜行胡同不复存在。

 

  给记者指点道路的那位大爷说,自己在这附近住了60年,记忆中的铜行胡同已经消失了太久,但当年的繁盛他是不会忘记的。只是如今,那么好的铜制品却似乎越来越难寻了。

 

  市民小杨告诉记者,去年他结婚,老规矩是婚礼上需要一个铜盆,为了这个铜盆他几乎找遍了整个沈阳市,最后他还是在农村亲戚那里弄到了一个,只是究竟是不是铜的就很难说了。

 

  铜行胡同留下的历史,可以让人们看到当年沈阳城内铜行的繁荣昌盛,那是上世纪初给人们的记忆;也可以想象当年的萧条颓废,那是国家受辱所刻下的痕迹;更多的是,那一段过去的岁月在人们的身边悄然流逝后,如果你重新走在那条巷子里,那些湮没在岁月中的人和故事,便存在得更加有意义。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