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业资本在金融危机挑战中抓机遇

   日期:2008-11-24     浏览:1138    评论:0    

随着金融泡沫破裂,全球矿业企业将面临新一轮行业大洗牌,这给我国矿业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矿业资本该如何抓住机遇?

  ——通过重组并购推进我国矿业企业国际化进程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王岩在2008年国际矿业论坛上说,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调整将为我国矿业企业缩小与国际矿业巨头之间的差距提供历史机遇。我国矿业企业在未来将更加迫切地需要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内部整合和国际化进程,这不仅是我国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更关系到我国较长时间内的矿业经济安全。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期,大胆出击,利用资本市场这一重要平台,通过重组和并购等手段,积极推进我国矿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通过较低的成本,打造我国长期的矿业经济安全。

 OCH-Ziff中国区总裁于凡认为,金融市场的泡沫破灭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契机。他说,金融与矿业的互动可能引起近期矿业的更大动荡,同时,这为中国矿业企业创造了一个“抄底”的机会,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走出去”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衰退和需求下降的风险不断增加,加上美元短期反弹,多数矿产品价格随之出现了调整。在全球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的过程中,矿业企业成为各国股票市场的领跌主力。国际矿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全球资源类商品需求和价格回落,我国矿业无法独善其身。但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矿业长期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不能改变。

  对此,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指出,要沉着应对矿业“冬天”,积极探索发展机遇。

  他说,矿业遭遇冬天,矿产品需求萎缩,价格跳水或腰斩,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部分高盈利行业步入亏损,大批矿山特别是小矿山减产、停产、关闭,部分投资过度的企业步履维艰,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矿业企业正在遭遇着双重竞争压力,新兴市场国家正成为矿产企业并购与重组的重要力量。对我国而言,除了必须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外,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势必日趋激烈。但全球矿山企业价值迅速下降为收购提供了重要机遇,为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

  陈景河分析,未来的15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时期,国内市场对矿物原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自给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我国矿业要充分认识到来自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压力,并在为我国的矿业安全和矿业企业突破困局寻求对策。紫金矿业要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走出去”是紫金矿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必然选择。

  ——开放国际矿业市场构建产业新格局和新秩序

  世界经济有赖于资源保障,我国矿业已经成为世界资源消费和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矿产品进出口量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全球矿业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认为,目前全球矿业并购成为投资热点,集中度的提高导致矿业市场垄断的加剧,这将对国际矿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和阻碍。为了建立公平合理、有序运行的国际矿业体系,实现持久、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周中枢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应把关注点放在为国际矿业体系本身所存在的矛盾和弊端上寻求解决之道。

  周中枢呼吁:一是更新矿业理念,国际矿业市场供应和需求双方是互为依存的利益共同体,相关企业不能急功近利、随意提价;在产品销售中要树立合作共赢的公平理念,平等协商制定价格。二是开放国际矿业市场,加强经济合作。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极具潜力的矿产品需求市场,希望有关国家采取切实措施,撤销矿业投资壁垒。三是开展全球合作,应用先进技术,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绿色矿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金融海啸下矿业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山西同煤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永平说,此次金融危机会导致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市场需求减弱,在一段时期内,煤炭供求关系也会趋缓。这是我们必将直接面对的挑战。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次金融危机也必将会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加快重组整合,构建产业新格局和新秩序,提升行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我们认为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科学地解决好三大战略问题:即规划和扩充资源、提升和优化结构、筹措和运作资金。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钢铁的需求急剧萎缩,订单减少;加上市场恐慌心态严重,买涨不买落,放大了需求不足的效应,钢铁市场价格急剧下降。8月份,全国钢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10月份,全行业钢铁平均价格已大大低于平均制造成本,多数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大企业也纷纷采取限产措施。

  对此严峻的形势,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明确表示,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大势,从挑战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长远发展趋势看,决定钢铁产业发展趋势的既有增加因素,也有减少因素。一是经济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三是技术进步的影响;四是全球资源和能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加大。

朱继民分析预测,综合考虑这些增减因素,我国钢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不是数量增加多少,而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高。此外,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在引起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同时,也使世界铁矿石供需关系发生逆转,铁矿石价格也将逐渐回落到更贴近价值的轨道上来。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 M